一位90后的姑娘大学毕业后在网上卖起了寿衣,每天在镜头面前亲自试穿各种款式的寿衣给顾客看,甚至还曾半夜三更赶到顾客家里帮逝者穿上寿衣。面对身边人的各种异样眼光和窃窃私语,她毫不在意,因为她连自己将来要穿的寿衣选好了。
这个姑娘是河南人,单看外表,根本想不到她竟然从事着这样一份让人诧异的工作。她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为顾客试穿各种颜色、各种款式的寿衣,虽然只是一份简单的销售工作,但因为她卖的衣服实在太特殊了,为此没少遭到身边人的白眼,甚至有亲友结婚时都没给她下请帖。不过,她说对这种事情已经习惯了。
从事这份工作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她亲身经历了太多足以让她铭记一生的事情。曾经一对老夫妇亲自上门找到她,恳请她为自己的女儿订做一套寿衣,女孩的病情已经到了晚期,可能不久就要离开他们。为了满足老夫妇的心愿,她亲自挑选了女孩喜欢的汉服,一件一件地穿给他们看,直到他们点头确定。
有一次凌晨,她接到了一个电话,伴随着泣不成声的哭泣她听懂了是对方想让她送一套寿衣过去。家人突然去世,电话那头的人一时不知所措。拿起寿衣,她很快出了门,凌晨的的士也少得可怜。为了不让对方等太久,她骑着车穿梭在街道上,空无一人的街道让她也有了一丝恐惧。
到了客户家里,只有一个跟她年龄相仿的姑娘,不知道是出于同情还是其他原因,她主动提出帮女孩一起为遗体换上寿衣,这也是她第一次真正面对去世的人。“不害怕是假的,但我不忍心看她一个人孤独无助。”她说。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对这份工作她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从内心开始真正认可起这份工作。以前她很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和指点,如今她可以很自信淡定地说出自己的工作,因为她认为正是这份工作的存在,才让每一位逝者在最后一程能走得体面。
每个人都会面临生命终结的时刻,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对于去世,有些人表现得很淡定,有些人却表现出太多的不舍。所以为了将这份亲情延续,我们就有了很多丧葬的礼仪习俗,这其中就有人去世后要穿寿衣。那为什么要穿寿衣呢?生前的衣服为何不能穿呢?接下来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
一、传统的丧葬习俗,尊重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方因为风俗习惯的不同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地域特色,而正是这些非常彰显“个性”的文化共同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社会。就拿丧葬方式来说,有火葬、土葬、天葬甚至悬棺等各种方式,每种方式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在这些丧葬方式中,包含着很多繁琐却又极具文化底蕴的礼节,比如人去世后要为他们穿寿衣。在传统观念中,生死是人生面对的两件大事,身边的亲人都非常重视。
穿寿衣是为了让逝者“走得放心”,不论家庭条件如何,这也是人生中的最后一件大事了,也是亲人表达孝心的一种方式,是传统孝道文化的体现。
二、对逝者的一种尊重,让逝者能以体面的方式走完最后一程。传统观念中认为“逝者为大”,人去世后,要对逝者保持绝对的尊重,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庄重和严谨。
让逝者以干净体面的方式离开人世,既能在亲属参加祭奠仪式时平缓失去亲人的痛苦,也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
人在去世后,身体的器官都停止了运转,会出现很多让人觉得“脏”的意外情况。器官停止工作,控制我们大小便的括约肌也失去了收缩功能,这时逝者体内残留的污物会在失去括约肌的约束后不受控制地流出体外,不仅让逝者有些“难堪”,对前来祭奠的亲属也造成了困扰。
所以当人去世后,会为他们穿上干净整洁的寿衣,其实部分原因也是为了掩盖从逝者体内流出的污物或颜色较重的体液。
三、防止遗体因为腐烂变质导致病菌的繁衍和传播,为祭拜者的健康考虑。人去世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因为车祸意外去世的,有身患重病久治不愈去世的,也有无病无灾寿终正寝的。但不论是何种原因去世的,当人失去生命迹象后,亲属并不会立即将其送去火葬或装入棺材入土安葬,停灵三天是民间的固有习俗,有些地方甚至有停灵七天或九天的习俗。
在停灵期间,遗体会因为气温等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变质,而且会随着时间得延长这种程度会变得更严重。遗体在腐烂时会散发浓烈的臭味儿,还会伴随着细菌的滋生,如果亲人来祭拜,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所以,为逝者穿上寿衣,用衣服来掩盖逐渐腐烂的遗体,防止空气中弥漫着恶臭以及细菌,对祭拜的亲属也是一种尊重。
四、也是子孙后代对逝者的一种牵念和祝愿,希望逝者能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幸福。对亲人的离世,每个人内心都是充满了痛苦和不舍的,为了安慰生者,我们会认为人去世后其实是去了另一个世界往生。
既然是开始另一种新的生活,所以一定要体面得体,穿寿衣也充满着子孙后代对逝者的万般不舍,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幸福、安宁。
以上四点就是人去世后为什么要穿寿衣,既是传统孝道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对逝者及亲属的尊重。但细心的朋友可能也发现了,很多老人的寿衣并不是去世当天才买回来的,而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就像有些地区的人会提前将棺材放置在家里一样,寿衣他们也会提前准备。
提到寿衣,大多数人心里免不了咯噔一下,觉得在家里放这种东西显得有些晦气、不吉利。就跟有些老人把棺材放在家里一样,如果是不了解这样做的背后意义,确实容易产生误解。其实,提前准备寿衣是有一定道理的,是人们认为寿衣寓意着“长寿”,提前为自己准备好,寓意着会长寿、会陪伴家人更长的时间。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提前为自己准备好这些生后事,真正等到那一天到来时家人不至于手忙脚乱,自己也算是为儿女省了心。
那如果是提前准备寿衣,什么时间会比较合适呢?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确切的时间规定,人们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估摸时间,像有些农村地区的老人在过了60岁以后就开始为自己准备这些生后事了,因为有着一定略带美好的寓意,所以他们并不介意在家里放置这些东西。而且对于那些身体不好、可能时日不多的老人,民间甚至认为寿衣有“冲喜”的效果,会主动为老人准备好。
丧葬仪式比较繁琐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所以主持仪式的一般都是男性,女性则负责一些比较简单的事务,比如准备寿衣以及为逝者穿寿衣等工作都是由女性来负责的。女性的心思比较细腻,所以准备寿衣这种事情一般交给她们去做大家都会感到很放心。
而且寿衣在准备好后,一般都会放在箱子的最下面一层或衣柜里最不显眼的地方。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平常翻找衣物时将其弄皱、弄脏,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不想让家里胆小的人看到,以免让他们感到害怕。
总结
提前准备寿衣其实带有家人的一种美好期望,希望老人能“长寿”,当然也能在那一天真正到来时能淡定从容的面对。
这些看似有些不合常理的行为,其实也透露出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时刻提醒自己好好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多陪伴他们、多尊重他们,这样不至于让自己充满遗憾。
你们是如何看待老人提前为自己准备寿衣这种事情呢?评论区欢迎留言。
为了已故人最后的形象好一些,选择他生前喜欢的一套衣服就寿衣就可以,没必要选什么专门寿衣。衣服干净、整洁、厚一点的
我们这男的死了穿中山装或者西装,当然也可以选择唐装
寿衣穿之前,一般要叫逝者的男性至亲后代(男性阳气重)试穿一下,这一步叫暖衣,很多地方都有这一风俗。其实试穿寿衣也没什么,就当普通衣服试穿一下而已。
[点赞]我认为寿衣提前备可以。但人生病后有肿,或诮瘦情况发生。所以提前备有些不合适。待情况而定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