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60多岁的李琦是一名海葬工作人员,从事这个行业已经20多年了。这期间他经历过家人的不理解、社区邻居的各种抱怨、甚至房地产开发商对他的各种投诉,但每一次的经历都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更坚定了自己一直做下去的决心。
其实老李一开始并不是干这一行的,因为生于海边,所以跟身边的人一样他很早就练就了一身出海捕鱼的本领,并以此为生。凭借自己娴熟的捕鱼技术,李琦也得到了同村一位姑娘的喜欢,几经撮合之下两人结了婚,并且有了一个活泼乖巧的儿子。
但生活并不总是这样甜蜜无风浪的,随着人们的过度捕捞,老李每天的收获也越来越少,一家人的生活开始变得拮据。机缘巧合之下,他的一位朋友给他提了一个建议:把船改造一下,用来服务那些进行海葬的客户。从内心来讲他是不愿意的,但确实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出路,暂且就接受了这个建议。
虽然是海葬,但跟墓地葬在礼仪礼节上很多都是一样的,包括船体的颜色都要全部刷成白色。时间长了,周围那些用船做海钓生意的商户们就不乐意了。“跟这样的船停在一起,晦气!”“谁知道这船上发生过啥诡异的事了,别把不干净的东西带给我们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不绝于耳,老李也只能选择默默离开,到其他码头寻找停船的地方。
虽然遭到过人们的不少白眼,但一想起家属对自己说出的由衷感谢,他就会把这些委屈都忘得一干二净。印象中一对老年夫妇带来一个很小的骨灰盒要求海葬,老两口哭的声音都有些嘶哑,到了撒骨灰的时候二老却抱着骨灰盒迟迟不愿撒手。原来,这里面装的骨灰很特别,是他们的4岁小孙子的骨灰。
孩子一生下来就得了病,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为孩子凑医药费,老两口在家小心翼翼地带着孩子。可还是没能熬过那一关,孩子还是走了。老李看着二老,也不忍心过多强求,就在一旁耐心等着,直到对方平复了心情。
“孙儿喜欢水,天天在家吵着要看大海,这也算是完成了他的心愿吧!”二老一边撒着骨灰,一边在嘴里不停念叨,希望孙子一路上能顺顺利利,下一个轮回做一个健康、无病无灾的人。
人去世后让遗体“入土为安”是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除了小部分少数民族会有天葬、悬棺这种比较少见的丧葬方式,大多数地区都实行的是墓地葬。人生于自然去世后又回归自然,墓地葬看似是最合适的丧葬方式。
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观念的增强,以及更多新颖的丧葬方式的出现,墓地葬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很多人已经不再执着于墓地葬,而是转身选择了更环保更有意义的其他丧葬形式,比如海葬。
这种丧葬方式并不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新方式,早在古代就已出现。虽然海葬已经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大多数人的骨子里仍然更倾向于生后埋入土地,就此长眠。比起海葬,墓地葬确实有着其他丧葬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其中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接下来,我们先来聊聊墓地葬的优缺点。
优点一、符合传统“入土为安”的丧葬习俗,是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的丧葬方式。大多数人的观念中都是人去世后就应该“入土为安”,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和山区,即便遗体已经被拉去殡仪馆火化了,家属仍然会郑重地打上一口好棺材将骨灰置于棺材中,然后将棺材下葬。这种形式其实跟以前的土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传统思想中我们认为人生于自然,去世后当然该回归自然,将遗体或骨灰埋入地下才是回归自然的正确方式。而墓地葬正好符合了这样的条件,棺材也好,骨灰盒也好,都能看作是逝者生后的“居所”,去世后仍然能有一席栖息之地,是逝者和亲属的共同心愿。所以,时至今日墓地葬仍然是主流的丧葬方式。
二、方便后人祭拜。每年的清明时节,人们都会回到祖籍地去扫墓祭拜先辈,而墓地葬就为我们祭奠亲人提供了便利。城市的公墓自然不用说,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清理打扫,所以我们在祭奠时能很轻易找到墓地的准确位置。
农村的墓地则多是以家族为单位集中在某一块范围内,从坟头的杂草能大概判断出逝者去世的先后顺序。新坟上的草长得矮而且少,越是旧坟草越深还比较粗壮。但不管坟墓的新与旧,只要坟墓还在,我们就能定期回来扫墓、祭拜先辈。无形中也向身边的人传递出要孝顺、不忘本的传统美德,对后代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墓地葬确实在我们的观念中有着很难撼动的地位,也因为这种丧葬方式能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向后代传递孝顺长辈、不忘本的传统美德,所以墓地葬一直被人们所遵从。但现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土地资源的紧缺,墓地葬的弊端也逐渐显露了出来,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一、墓地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经济压力较大。以我所在的这座三线城市为例,一个使用面积不足一平米的双人墓,价格已经高达4万8千元,更别提在北上广那些一线城市了。网上曾报道过北京的一个公墓价格接近10万,这个价格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如果是对位置、墓穴的大小有其他要求,价格会更高。
所以很多老人在生前就开始为自己的生后事做打算,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买墓地,辛辛苦苦节约了一辈子到最后仍然还要操心。这也成为很多人不再执着于墓地葬了,转而投向其他更经济环保的丧葬方式。
二、后期的管理续费会给子女带来负担,每年扫墓时的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一块墓地被买下来之后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墓地以20年为一个服务周期,当服务期到了之后需要继续缴纳下一个服务周期的费用,可能会给子女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同时由于很多子女都是在外地工作,甚至在国外工作,但清明祭祖是传统的习俗,所以每年都会有大批的子女不远万里也要回到老家给先辈们扫墓。路途中的辛苦暂且不提,光是来回的开销就有些吃不消。
但祭祖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特别是父母还在世,每逢到了这种时候他们内心对先人的思念会更加浓烈。所以,即便路途遥远,开销较大,大家仍然会不辞劳苦回乡祭祖。
三、长期无人祭拜会面临被就地深埋或“请出墓穴”的情况。前面介绍过墓地的服务管理周期是20年,到时间后,如果没有后人来缴纳下一个周期的费用,则骨灰会面临被就地深埋或直接请出墓穴的情况。当然,在这之前,会有工作人员通过多种途径提前通知家属,但经常会遇到对方更换联系方式、人在海外回来比较麻烦或者后继无人的情况。
谁都不希望自己在百年之后被人从地里挖起,变成“居无定所”的游魂。鉴于这一点,也有很多人逐渐在放弃墓地葬这种传统形式,思想观念和意识上都改变了很多。
近些年逐渐兴起了花葬、树葬以及海葬这些丧葬方式,如果认真追究根源的话,其实这几种丧葬形式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只是现在以新的方式和理念再一次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就像前文中的老李,从事海葬这个工作已经20多年了,期间他也见证了一路走来传统丧葬习俗的改变。那回到题目,不想让女儿墓前尽孝,直接把骨灰撒入大海,这种方式跟墓地葬相比到底有哪些优点呢?
一、比墓地葬花费少。墓地葬的费用除了买墓穴要花钱,后续还要定期缴纳服务管理费用,在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的城市墓地的价格甚至能赶的上商品房的房价了!高昂的费用让很多人直呼“死不起”!
而海葬相对来说就要便宜很多,除了前期那些入殓、火化等费用之外,接下来就剩下出海的费用了,而这个费用根据每个城市的标准略微会有差别,但基本上都保持在3000—5000元的范围。跟墓地相比,这个费用几乎每个人都能接受。
二、省去日后的管理费用。海葬的话顾名思义就是把骨灰撒入大海或者沉入某一指定海域,后期几乎不涉及到服务管理的费用。
海葬的地点并不像墓地葬那样,有非常明确的墓穴、墓碑,所以也为子孙后代省去了千里迢迢赶回祖籍祭拜祖先的劳累和开销。
三、践行生态环保的丧葬理念。比起墓地葬,海葬的方式明显要生态环保许多,既能节约土地资源,不必大面积地去开挖土地,也是让环保的理念真正贯彻人心。将骨灰撒入大海,也符合我们常说的生于自然回归自然的说法,让子孙后代省去了后顾之忧。
不管是哪种丧葬方式,最后跟亲人告别时内心都是充满痛苦和不舍的,所以这也在启发我们一定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陪伴家人,懂得珍惜亲情、享受亲情。
同时这些新的丧葬方式的出现,也体现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提升、在改变,人们更加注重心理上和思想上的感受,愿意尝试以新的方式来怀念和追悼先人。
没啥不可以的,人活着的时候对待好一点,比死后仪式要实在的多,死后是做给别人看的,满足自己的面子,有什么用呢?[得瑟]赞成此举,减轻土地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都在外地,海葬最好。不给孩子添麻烦,思念之时水边回念即可,水水相通,很赞同!
我希望将来自己是这样的
好,非常好。人死如灯灭,那有什么天堂地狱。怀念是人之常情。隔上三代感情自然就淡了,儿女心里有你是自然而然的事。
关键是现在墓地买不起,1平不到要大几万,而且20年后还得续费
赞成骨灰撒海。墓地花钱占山,败家毁环境,三代之后谁还记得来祭拜?
其实挺好的。陵园里密密麻麻的,太拥挤了,哪有大海敞亮
洒入大海原来是不想让后人知道他们之前的存在!所以生孩子干嘛呢?
你想撒就能撒吗?都撒了,墓地卖给谁
都这么搞,地产商要哭了
离海太远了,我希望树葬。
一切都是空
撒在江边也可以,我打算这样做
90年代上海刚兴起海葬时上海一对老夫妻,把多年前去世的孩子的骨灰海葬,孩子去世时才1周岁,孩子虽然和父母只相处了一年,但孩子去世后父母至今还是非常想念。老夫妻说,让孩子好好去吧,等他们百年后会去和孩子团圆。
不用烧。直接入海让鱼虾吃了更环保。
我赞同
生死归属自然天意安排随缘吧!
怎么看都聪明之举,所有人都一样,死后就是变作一把泥土还给大地。即便弄个土包埋了开始还有人祭奠下,时间一长也都是无主孤坟被平掉。
撒入大海,生前不会游泳的怎么办?
很好。争个什么鸟墓地!
来时好好的,怎么(文明社会)就回不去了(回归自然)。
我们这边有的人火化后扔进大河里,半夜抱一个盒子撒。
其实留下骨灰是让子孙以后有个念想,不然到时候清明了,家家都去祭祖了,就自己没地方去了拜祭了[笑着哭]!
躺着看[笑着哭]
我吩咐孩子们,活着相处好,死了就全部忘记,千万别去埋尸骨的地方纪念。
可以。在哪报名?
那大海里得有多少鬼魂啊🤔
悲哀!
生不容易,死不容易,生死不容易。房无一间,瓦无一垄,死无葬身之地
对
儿女活的跟人一样就行了,别无所图。
可以,撒到河里也行。孙子辈不会给你上坟的。最终断费,人家要刨你的坟。
我也这样想
墓地太贵,离海太远,深埋最好
坚决支持! 关键是到哪去找海?
其实撒在马桶里一冲了之更好。
就地树葬,花葬更好。可惜没人示范牵头。
看得开,现在的墓地都不是永久的,老是要续费有什么意思?我的心愿死后找棵树埋下去就行了
最高境界
入土为安
很好啊,我喜欢
就是买了墓地,那么还能爬出来交物业费?早扔晚扔。就是土地私有,像现在一样都不愿意养孩,也是无主之地。
好!
明智之举
撒在崇山峻岭中也很好[吐舌头咯][吐舌头咯][吐舌头咯]
[点赞][点赞][点赞]
我想申请埋树底下[笑着哭]
海葬也挺好的
人老了面临两件事也是最后的心愿:一是能安乐死,二是骨灰如何处理。
树葬挺好,尽最后之力服务自然。
这样不好吧,有一些人收入少了,
或者植棵树,作为肥料。望着树,寄托思念。
怪不得那么多人不喜欢吃鱼,不是没有原因的。
随逝者意愿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