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想上学!”听到这句话,你是不是立刻脑补出抑郁症、焦虑症?先别慌!孩子课本上的涂鸦、反复削铅笔的动作、总说肚子疼...这些真的是心理问题信号吗?
【5个常见场景自测】表现
正常情绪波动 ✅
预警信号
考试前说头痛
偶尔揉太阳穴
持续失眠呕吐
抱怨作业多
边写边玩
撕毁所有本子
不想去辅导班
惦记公园新滑梯
躲衣柜发抖
说老师偏心
撅嘴吐槽
拒绝所有老师
忘记带课本
翻找书包
故意扔进垃圾桶
⚠️注意: 连续2周出现3项标记,建议寻求专业帮助

真相: 10个孩子7个阶段性厌学(数据来源:基础教育调研报告)典型表现:✅新学期第2个月易爆发✅阴雨天更易闹情绪✅偏爱体育课却抗拒数学
误解二:哄着上学就是纵容真相: 强制上学可能引发「学校恐惧循环」对比处理法:
错误方式
科学方式
“不上学就捡垃圾”
“我们先聊聊哪里不舒服”
强行塞进校门
用画纸画出害怕的东西
没收所有玩具
保留1件安抚物品在书包
误解三:爱学习的孩子不会厌学真相: 过度追求完美反而更易崩溃警惕信号:▫️作业本反复擦破纸▫️考98分躲厕所哭▫️拒绝尝试新题型

时间
记录要点
起床后1小时
眼神是否发直
放学见面时
书包整理情况
晚饭前后
提起学校的反应
❷ 家庭会议这样开话术模板:“妈妈发现这周有3天晨读特别棒”(先肯定)“能告诉我周二的英语课发生了什么吗”(给安全区)“我们试试把作业拆成小蛋糕怎么样”(游戏化解决)
❸ 给大脑“放个假”七日重启计划:▫️周二/四:提前1小时睡觉▫️周六:允许半天自由发呆▫️周日:全家野外写生日

▲警惕“伪关心”:“妈妈是为你好”会加重心理负担▲慎用物质奖励:容易形成“给奖励才学习”的条件反射▲巧用环境暗示:在作业本首页贴孩子喂流浪猫的照片(唤醒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