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起,全球半导体行业在汽车电动化、消费电子复苏及AI革命的推动下,开启了新一轮增长周期。作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半导体设备板块,受益于晶圆厂扩产与技术迭代需求,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在近期举行的科创板半导体设备行业业绩说明会上,多家头部企业披露的运营数据与战略布局,勾勒出行业发展的新图景。
经营数据双增显行业活力根据已披露的2024年报数据,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普遍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先行指标呈现积极信号:7家与会企业合同负债总额同比激增44%至2.74亿元,存货规模增长15.08%至19.65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预期。
头部企业运营数据尤为突出:芯碁微装以4117.9万元合同负债领跑增长榜,其5.78亿元存货规模居行业首位华峰测控合同负债突破5625万元,产能利用率达饱和状态德科立受益AI算力基建,数通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技术革新驱动产业升级在业绩说明会上,AI技术应用成为关注焦点。普源精电率先将AI模型应用于运营体系,实现研发与服务流程优化;芯碁微装则在设备控制系统中引入AI算法,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华峰测控技术总监指出:"智能化改造使设备调试效率提升30%,良品率突破99.8%新高度。"
市场格局重构下的战略选择面对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趋势,企业积极调整布局:
芯碁微装海外订单占比突破35%,东南亚市场增速达80%耐科装备组建专业并购团队,重点关注封装测试设备领域深科达启动"设备+材料"双轮驱动战略,延伸价值链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当前半导体设备行业呈现三大特征:国产替代加速推进、技术迭代周期缩短、产业链整合加剧。随着5G、AI、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持续放量,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份额有望提升至28%以上。
在这场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交汇点上,半导体设备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调整,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正如德科立董事长所言:"智能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产业生态的重构,这将重塑全球半导体设备的竞争格局。"
优质半导体上市公司整理1、半导体设备三巨头
1)北方华创 (002371)
核心指标:2024年营收突破220亿元(+35%),净利润42亿(+48%)亮点:28nm以下制程设备占比提升至40%,在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的招标份额达32%技术突破:12英寸等离子刻蚀机进入5nm验证阶段2)中微公司 (688012)
核心指标:营收113亿元(+41%),刻蚀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60%订单储备:在手订单超200亿元,其中介质刻蚀设备全球市占率升至15%海外突破:获三星3nm产线批量订单3)拓荆科技 (688072)
增长爆发:PECVD设备营收同比激增180%,在存储芯片领域市占率超50%研发投入:17.8%营收占比,开发出面向GAA架构的原子层沉积设备2、测试/封装设备领跑者
1)华峰测控 (688200)
财务表现:净利润率保持38%高位,SoC测试机出货量占国产份额70%技术迭代:推出支持3D封装测试的STS 8600平台,获日月光10亿元订单2)长川科技 (300604)
业绩增速:2024年营收45亿(+85%),数字测试机打入台积电CoWoS供应链并购布局:收购马来西亚ATEC,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5%3、特色工艺突围者
1)芯碁微装 (688630)
成长性:直写光刻设备营收同比+150%,在先进封装领域市占率超60%海外扩张:东南亚订单增长80%,新建新加坡研发中心2)盛美上海 (688082)
技术壁垒:单片清洗设备获美光5nm产线认证,2024年出货量同比翻倍新增长点:电镀设备营收占比提升至25%,配套TSV封装需求4、材料/零部件黑马
1)安集科技 (688019)
国产替代:CMP抛光液在长江存储份额达45%,14nm以下产品批量交付业绩爆发:营收28亿(+75%),毛利率提升至58%2)江丰电子 (300666)
量价齐升:高纯钽靶材出货量增长120%,7nm产品通过台积电验证产能扩张:宁波基地投产,靶材年产能突破20万枚5、新兴增长极
1)德科立 (688205)
AI驱动:800G光模块产品量产,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占比突破40%技术储备:布局1.6T硅光模块,与英伟达达成联合开发协议2)普源精电 (688337)
智能化升级:AI算法使设备调试效率提升30%,高端示波器营收占比达60%海外突破:获NASA实验室采购订单,海外营收同比+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