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总说没事,可最后连命都没了……”这是一段持续11年的畸形关系,以最血腥的方式画上句点。当爱情沦为暴力的遮羞布,当亲密伴侣变成夺命凶手,我们不禁要问:那些藏在阴暗处的家暴,究竟还要吞噬多少生命?
血色分手:一场预谋已久的杀戮
2024年8月16日,广东汕尾,小学语文教师文某艳的生命定格在了一个普通的午后。她提出分手后,被同居11年的男友吴某升以“发生性关系”为诱饵,骗至荒僻的麒麟山。一把斧头,多次砍击头部——这是她为这段关系付出的最终代价。
“你不能反悔,反悔我就砍你。”吴某升的威胁成了最后的死亡预告。当文某艳拒绝他的性要求时,暴怒的凶手毫不犹豫地挥下了斧头。事后,他冷静地将凶器和衣物丢弃,仿佛只是处理了一件无关紧要的垃圾。
“妈妈是我们唯一的主心骨,现在她没了,我们的生活全毁了。”女儿陈娇至今不敢去见母亲的遗体,她无法接受记忆中温柔爱笑的母亲,最终以那样惨烈的方式离开。
最后一次通话,成了永远的遗憾,案发前一天,文某艳还答应女儿“让弟弟去接你”,第二天却人间蒸发。当陈娇和弟弟疯狂寻找时,吴某升一脸平静地撒谎:“我不知道她在哪。”直到警方在荒山发现遗体,这个家庭的噩梦才真正开始。
11年的暴力阴影:邻居眼中的“沉默恶魔”
“她手臂上总有淤青,但从来不说为什么。”邻居回忆,文某艳曾多次被吴某升追打,甚至有一次被逼得嘶喊着逃下楼,而吴某升还在后面叫嚣“让我打死她”。
更可怕的是,暴力并非第一次。吴某升的前两段关系同样因家暴终结,但他始终未被法律制裁。而文某艳的隐忍,或许成了助长他嚣张气焰的催化剂。
庭审现场:凶手的冷漠与家属的绝望
2025年4月21日,此案一审开庭。令人愤怒的是,吴某升全程“神态自若,像没杀过人”。而文某艳的弟弟只能通过方言翻译勉强听懂只言片语,家属的悲愤与无助,在法庭上显得如此渺小。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女儿陈娇仍在等待最终的判决,但她更希望此案能警醒所有深陷暴力关系的人:沉默不会换来安全,唯有勇敢反抗,才能挣脱死亡的阴影。
当爱变成屠刀,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文某艳的悲剧,撕开了亲密关系中最丑陋的一面。11年的同居,换来的不是相濡以沫,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经历家暴,请记住
1. 保留证据:伤痕照片、录音、聊天记录都是关键。
2. 及时报警:不要幻想施暴者会悔改。
3. 寻求帮助:妇联、法律援助机构都能提供支持。
不要让沉默成为凶手的帮凶。
愿文某艳的鲜血,能唤醒更多人对家暴的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