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如来不负卿,天下第一居士爱情事业得道三不误,所带来的启示

高天鹤 2025-03-21 06:41:00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是仓央嘉措的经典诗句,大意是如果动情了,就辜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情欲和物欲是修行最大的阻碍,不少修行人甚至将它们视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

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维摩诘大居士曾言:“他虽然生活在世间,却不沾染世间的烦恼习气;虽然家有妻小,但常修持清净的佛道;虽然有眷属亲戚,却享受着远离尘俗、超越苦乐的安宁。”

维摩诘大居士居家修行,家财万贯,但精通佛理。功名财富、爱情和求道三不误。被称为天下第一居士,不但深得李白和白居易等众多名人的推崇,也深得佛陀尊重。

维摩诘功名财富、爱情和求道三不误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持“不二法门”,超越二元对立、超越非黑即白的思维。以更全面、和谐的视角看待事物,放下分别心和极度专注于当下。

开悟的关键在于能否明心见性,与欲望无关。越是困难时,越是修心时。由情欲和物欲所带来的烦恼和痛苦有时反而能够带来修行精进的契机。

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维摩诘表示,只有在烦恼的泥淖中,众生才能生起佛法的觉悟。因此要知道,一切烦恼,就是成佛的种子。

由物欲、情欲和妄念产生的烦恼和痛苦如同滋养如来智慧种子的土壤。心不死则道不生,内心的强大需要烦恼和痛苦的磨砺。

王阳明强调,内心强大的要领就是在事上磨,如果离开了事上磨,反而会落空,遇事则乱。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这才是真正的直抵本心,认清本心。

包括修行、甚至吃饭和散步等日常最基本的活动在内,人类所有的行为均由欲望驱动,这些欲望和情欲、物欲并无本质的区别,有的只是分别心。

摆脱欲望困扰的其中一个关键在于极度专注当下,该做什么时就做什么,而不是整天活在欲望中。用心若镜,前事不滞,后事不迎。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应,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在《应帝王》中强调:“至高境界的人自己的心当成一面镜子一样,不刻意追求外物,但也不刻意排斥,保持内心的虚静,让事物自然来去。事情来了就应对,事情过后则放下,恢复成空。因此他的心能顺应当下,永远不会损伤。”。

维摩诘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要深刻理解 “不二法门”,超越二元对立,放下分别心、专注当下。正确对待和利用失败、痛苦和烦恼等人生经历。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要放下分别心,不要只看到事情的其中一面。成功来自对失败的反思、真理来自意识到错误、能力的提升来自所克服的困难、内心的强大来自所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心不苦则智不生,痛苦和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人生即修行,烦恼、痛苦、欲望、失败和挫折即菩提,我们不应畏惧或回避,而应积极应对并从中找到通往自我提升、开悟和觉醒的道路。

心理学家荣格表示,让我们恼怒的一切,都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真正的治愈来自于学习如何爱我们所恨的事物。每一个困难都是一个隐藏的机会,每一次危机都可能是转折点。

尼采曾言,那些使我痛苦的东西,我一定会从中学习。痛苦和挣扎是成长的必经之路,真正的进步需要挣扎和痛苦,安逸或将意味着停滞。

维摩诘的经历告诉我们,凡事发生必将有利于我,我们可以从任何事物和经历中获益。但前提是我们必须首先要放下分别心,勇于直面它、接受它、并积极应对。

1 阅读:62

高天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