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怡红院里博弈的第7篇。针线活成为怡红院职场斗争的工具,同时也映照了贾府的生存法则。
小小针线活的多层次博弈。袭人不让晴雯做针线活,而选择求湘云和宝钗主子小姐,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层原因是职责分工——晴雯虽在怡红院,但仍需承担贾母的针线活;中层原因是性格冲突——晴雯高傲的性格使她不愿被袭人"使唤";深层原因则是权力博弈——袭人通过控制宝玉的针线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她不愿给晴雯展示自己针线活技术的机会,不愿意让晴雯出色的针线活技艺胜过自己。
同时,利用针线活,袭人可以借机经营与宝钗、湘云的关系。让主子小姐为自己打call。
封建家族中的生存智慧。
袭人在针线活分配上体现出的心机和策略,反映了封建大家族中下层人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不得不具备的智慧。
在一个资源有限、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像袭人这样没有家世背景的丫鬟,必须精打细算地经营每一项资源,包括看似平常的针线活。
她选择让宝钗、湘云参与宝玉的针线活,既解决了实际需求,又实现了多重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相比之下,晴雯虽然技艺超群,却因不屑于职场中的勾心斗角,而逐渐边缘化。两人的不同选择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袭人被王夫人内定为姨娘,享受赵姨娘一样的待遇。
晴雯被人陷害,被当作勾引宝玉的狐媚子逐出怡红院,含恨而终。
晴雯临终前才恍然大悟,自己太单纯了!如果重来,她会早做打算。
晴雯和袭人的对比,强烈地揭示了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在大家族的职场里,单纯依靠才华而不懂权谋,是很难获得长久成功的。才华需要披上权谋的铠甲,方能抵御战而不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