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拍于1988年的《天堂电影院》,豆瓣评分9.2分,70万人进行了评价,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德雷的时光三部曲之一。

意大利小镇上唯一的娱乐设施就是电影。小男孩多多在电影院长大,他每天缠着放映员艾佛特,渐渐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影院失火,多多救下了艾佛特,艾虽生还但从此成为盲人。电影院重建后,只有多多会放电影,于是年幼的多多成为一名幕后电影放映员。
多多长大,喜欢上了摄影,也喜欢上了银行家的女儿,恋情艰难异常,艾佛特又从中作梗,一场青春热恋不了了之。多多在艾弗特的鼓励下,远走他乡,闯荡人生。
30年后,艾弗特去世,多多回到故乡,母亲已老,电影院已破败,当年的恋人也已为他人妇,多多感慨万千。

看的是导演剪辑版,将近3个小时时间,想必是因为包含了大量的意大利电影历史的梳理镜头。
整部电影节奏舒缓,世外桃源般的温暖,追忆成长的酸甜,在描述男主角多多的成长线的同时,朴实无华的镜头还细细梳理了意大利多部电影、侧面反映了电影院设施的更新以及观众的成长。
电影追寻成长的脚步,将小男孩多多的笑容定格在电影院背后的那一方小方框里,透过方洞,投射出努力和梦想的酸,青春和恋爱的甜,困顿和意外的苦以及事与愿违的辣。

多多父亲在战争中去世,母亲独自抚养他和妹妹。
艾弗特膝下无子,也一直很照顾这个小男孩。两个人都喜欢电影,慢慢地成为一对忘年交,亦父亦友。
更多的时候,艾弗特像个父亲一样教导多多。成为盲人后,他更离不开多多。
像所有望子成龙的父亲,他对多多充满期待:“我不要在这里跟你谈话,我要听别人谈论你。”

多多从小就喜欢放电影,但艾弗特每次都会严厉地赶走这个小家伙。这是为什么?
艾弗特虽然喜欢电影,但自己一生都被困在放映室这小小方寸间,十分清楚这个工作的局限性,因此他一直不想让多多重蹈自己的覆辙。
他知道即使喜欢,这碗饭也太苦了。
艾弗特赶走多多的女孩,像个父亲一样为儿子规划着未来。
“出去闯荡吧,永远不要回来,不要打电话,不要写信。”
多多的成功证明了艾弗特是对的,只有破釜沉舟才能开创新天地,多多成了著名的导演,也一直没有回过家乡。
但是,多多幸福吗?
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无法爱上任何人,即使他功成名就,但再没有一个人能走入他的内心。
可假如他依然是小镇上的电影放映员呢?也许是普通人的生活,以为这就是世界中心,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可能像大多数人一样,结婚生子,养家糊口。
但是,时光不停,当有一天站在即将拆除的电影院跟前时,多多会不会不甘?
谁也不知道,幸福和成功,究竟该如何取舍。

电影中,艾弗特给多多讲了一个士兵和公主的故事:
一个卫兵爱上了公主,表白后,公主说如果能连续一百个昼夜守在阳台下,就答应。从此士兵便长在了公主阳台下,无论刮风下雨、蚊虫叮咬,士兵始终坚守阵地。到了第90天,士兵虚弱无力,甚至连睡觉的力气都没有了,这一切公主都看在眼里。终于到了第99天,士兵却离开了… …
多多效仿士兵在心仪女孩窗下坚守和等待,他也终于想明白了士兵的选择:士兵用99天证明了自己的爱,他也用99天想明白了公主的拒绝,他的离开是为了维护公主的尊严,也是为了让公主记住他。
如果公主的本意是拒绝,那么等满100天对于公主来说会是种难堪,会下不了台。如果公主是爱士兵的,那么公主不会因为第100天而放弃士兵。
士兵的选择,既是对公主尊严的维护,又是给真爱的机会。

多多小的时候,小镇放的电影都要由神父提前审查一遍,神父会让电影放映员艾弗特把所有接吻的镜头删除,剪下来的胶片堆放在电影放映室里,成为小多多最喜欢的玩具。但胶片很容易引发火灾,艾弗特于是答应小多多,“我先替你保管,长大了都给你。”
多多功成名就回到家乡后,艾弗特的遗孀将这个礼物——艾弗特剪辑的影片,交给多多,多多带回罗马,看着这个由无数接吻镜头拼接的影片,潸然泪下。
他感慨万千。
有对于童年时光的怀念。
那个摇铃的神父,那些一起看电影的小伙伴,那些电影院里遗憾的看客—期待看到接吻镜头,但屡次对放映失望的观众们。
有他想起的梦想启蒙。
就是在那小小一方电影放映室,他对于电影开始了纯粹的热爱,小小的他对电影所有的了解,都来自于这个亦父亦友的电影放映员,回望过去,无限感慨。
有他对艾弗特的感怀。
艾弗特也曾是一个充满梦想、富有才华的人,眼盲的他竟然能将无数个激情热吻的胶片无缝衔接地剪辑到一个电影里,也许让多多出去闯世界对于艾弗特来说,是完成他没有机会完成的梦想。
有他得到承诺兑现的感动。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天堂电影院随着拆除的爆破声,已成为历史,但电影放映员的承诺却牢固不破,随口一说让老艾弗特记了四十多年,即使眼睛看不见,但艾弗特依然认真兑现承诺。
有他与乡愁的和解。
有些镜头只是剪掉了,但其实它们一直存在,当它们重来的时候,竟然组成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
多多把乡情刻意剪掉了,但乡愁其实一直都在。
当他回到故乡,记忆如洪水袭来,片刻将他吞没。他仿佛回到童年,无数往事涌上心头。他贪婪地在故乡流连忘返,罗马打来无数催促的电话,他也充耳不闻,只想在故乡妈妈的怀里再待多一会儿。
有些东西剪掉了,但它们其实一直都在。
正在织毛衣的妈妈起身去迎接敲门人,不小心带出去毛线,椅子上的毛衣被扯零了一圈又一圈,不管线被扯到哪里,线的这头始终系在椅子上的毛衣里。
无论多多走到哪里,线的这端始终在故乡,在妈妈织的毛衣上。
有了这些镜头,那些电影完整了,观众与电影和解了。
找回了记忆,找回了故乡,多多明白,人生如电影,总不是那么完美,总会有些遗憾。故乡也不完美,也会有遗憾,多多与故乡、与自己和解了。

多多的天堂电影院是在电影放映室度过的童年,是与艾弗特的友谊,是少年的爱情,是小镇上妈妈的爱和乡亲们的情。
艾弗特的天堂电影院是折射给电影院外面人看的电影,是小多多的粘人,是多多的救命之恩,是多多稚嫩的肩膀,是再未见过的成功的多多。
妈妈的天堂电影院是对儿女的爱,是多多懂事的支撑,是小镇乡亲的友助,是艾弗特掏出的5里拉,是三十年心里的牵挂。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也许是童年,也许是妈妈的爱,也许是一块糖,也许是一个善意的微笑……

——生活不像电影,生活难多了。
——每天生活在这里,会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会觉得什么都不会变,然后离开一年两年,回来的时候什么都变了,线断了,找不回你想找寻的,你想要的都不在这了。要离开很久,很多年,再来找寻你的朋友,你出生的土地。
——不准回来,不准想到我们,不准回头,不准写信,想家时要熬住,忘了我们,要是你失败逃回来,不要来见我,我不会让你见我,懂吗。
——我不想再听你讲,我要听别人来谈论你。
——我一直害怕回来,如今过去这么多年,我以为我更坚强了,我已经忘掉了很多事情,结果我发现我只是回到原点,仿佛从没有离开过,但我看看四周,却什么都认不出来。
——以外表选朋友,以智慧选敌人。
——我一直梦见你,尽管时间流逝,在遇见的所有女人中,我只想找到你。
——我在想,我们从没有聊过天,小时候我觉得你已经老了,可能所有子女都会这样,但是现在我才发现那时你很年轻,很漂亮,有美好的人生,但是你为什么总是一个人,没有和别人在一起,你本可以再婚的,为什么没有呢?那时候我不懂,后来明白了。
——你以前晚上在电影院工作,你不回家,我都睡不着,当你回到家,我就假装睡着了,但是我能感觉到你的所有动作,然后我就起来关门,后来你离开了,我每次去关门的时候,都觉得把谁远远地关在了门外。
——就算你不相信我,也要相信你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