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整体表现1.指数低开高走,政策利好提振信心
今日A股三大指数早盘低开,随后在政策利好推动下震荡回升。截至午盘,沪指涨0.24%报3152.96点,深成指涨0.56%,创业板指涨0.61%,北证50指数大涨6.88%。全市场半日成交额1.12万亿元,较前一日放量786亿元,超2600只个股上涨。
政策驱动:中央汇金公司明确“类平准基金”定位,持续增持ETF并获央行再贷款支持;金融监管总局上调险资权益投资比例,预计可带来1.66万亿元增量资金。
技术面修复:沪指守住半年线与60日均线支撑(3317点),市场韧性凸显,核心资产(如央企、红利指数)成为稳定器。
2.全球市场联动
美股拖累减弱:隔夜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跌(道指0.84%,纳指2.15%),科技股领跌,但A股未完全跟随,显示独立性。
汇率波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贬值至7.4285,创十年来新低,但央行干预工具充足,汇率随后回升至7.38附近。
二、板块轮动与资金动向1.领涨板块
军工与农业:军工板块爆发(中国海防、中船应急等近20股涨停),农业股持续走强(新赛股份、万向德农涨停),反映内需政策对冲关税冲击的预期。
半导体:紫光国微、国民技术涨停,国产替代逻辑强化,叠加设备更新政策催化。
2.调整板块
医药与电力:CRO概念、电力板块领跌(润都股份跌停,立新能源跌停),部分资金从防御性板块撤离转向高弹性赛道。
消费电子:受美国关税直接影响,出口依赖型企业(如消费电子)承压,但内需消费(白酒、旅游)局部反弹。
3.资金行为
主力动向:北向资金博弈高波动标的,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287.9亿港元,创历史第二高,显示对港股市场的信心。
ETF流向:黄金股ETF受避险资金追捧,科技类ETF遭赎回,资金风险偏好分化。
三、政策与外部环境1.国内政策组合拳
稳市机制:国资委推动央企增持回购,地方政府(如上海、浙江)出台市值管理政策,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回购计划(超百家参与),形成“政府+市场”合力。
产业支持:发改委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聚焦应对关税措施与稳外贸,政策储备充足。
2.国际风险与应对
美国关税冲击:美国对华加征34%关税落地,中方表态坚决反制,商务部称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权益。
欧盟反制投票:欧盟成员国将于今日表决对美钢铝关税反制措施,若通过将分阶段加征关税,加剧全球贸易摩擦。
四、后市展望1.短期观测点
技术面:沪指需站稳3150点,创业板指关注1800点支撑有效性,若放量突破五日线则确认反弹延续。
政策落地:关注4月10日中方对美关税反制措施、欧盟表决结果及国内增量政策(如消费刺激)。
2.配置策略
结构性机会:聚焦政策支持的军工、半导体设备、农业种业,以及高股息资产(银行、红利指数)。
风险规避:短期回避高外销占比板块(消费电子)、估值透支的题材股,关注一季报超预期标的。
总结今日A股在政策托底与市场自发修复下呈现韧性,军工、农业、半导体领涨,医药与电力承压。尽管外部关税冲击与汇率波动带来扰动,但国内政策组合(汇金增持、险资入市、央企回购)有效稳定情绪。需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后续进展及政策落地节奏,短期以防御性配置为主,长期布局国产替代与内需驱动的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