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竹影星露 2025-04-23 15:34:54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一、雕版印刷术

1.发明:唐朝时,我国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等。

2.传播:雕版印刷术传入新罗、日本和波斯,经波斯传到埃及与欧洲。

3.影响: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

4.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进步起到了什么作用?

雕版印刷术使得书籍的复制变得高效,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雕版印刷术的传播不仅带来了技术的进步,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二、天文学与医药学

1.天文学成就

(1)僧一行在唐玄宗时被征召入宫,开始专门从事天文历法的研究。他通过天文观测制定了《大衍历》,还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2)僧一行的成就既对天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数学的发展具有价值。

2.医药学成就

(1)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总结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收集5300多个药方,记载了800多种药物。他还非常重视药物的采集、配制和使用。孙思邈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贡献很大,被后世尊为“药王”。

(2)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

三、唐朝的思想家

1.韩愈对佛教斗争的背景?

隋朝时期,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寺院大量占有土地和劳动人口,引发社会经济问题,儒学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遭到一些人士的不满和反对。

2.代表人物:

(1)唐朝思想家韩愈强烈抨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他指责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百姓负担,应全面加以禁绝。

(2)柳宗元是唐朝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

他认为,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向天呼号,希望它有赏罚,或得到它的怜悯和恩赐,都是极其荒谬的想法;只要人们掌握了客观规律,人力足以支配自然。

四、唐诗、书法与绘画

(一)唐诗

1.唐诗

(1)地位: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2)用途:当时上自朝廷,下至民间,无论官僚贵族,还是文人士子,都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

(3)特点: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传世诗歌有近五万首。

2.代表诗人及作品

(1)李白

时期:盛唐。

称谓:诗仙。

代表作:《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

作品主要特点: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抒发了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2)杜甫

时期:唐朝由盛转衰。

称谓:诗圣。

代表作:“三吏”、“三别”。

作品主要特点: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有“诗史”之称。

(3)白居易

时期:唐朝后期。

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

作品主要特点:直面社会现实,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

(二)书法——颜筋柳骨

1.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代表作:《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

2.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代表作:《玄秘塔碑》。

(三)绘画

1.题材和类型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宗教画。

2.阎立本

特点:擅长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代表作:《步辇图》。

3.吴道子

特点: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四)

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如何理解白居易所说的“合为事而作”?

意思是文章和诗歌应该为现实生活和社会事件而创作。这句话强调了文学创作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要求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五、敦煌莫高窟

1.开凿

(1)4世纪到13世纪的900多年间,在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上,人们陆续开凿了上千座洞窟,创作了大量造型精美的雕塑和色彩绚丽的壁画。

(2)唐朝开凿的石窟,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

2.影响

莫高窟现存壁画生动反映了当时的中外交流、民族交往、社会生活、商贸往来和思想文化,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