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掮客”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书,用来形容那些“携带信函”的人。那时候,他们负责传递信息,沟通各方,成了连接不同地区和人群的桥梁。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掮客的概念逐渐扩大,变得更为复杂。
在如今的商业领域,掮客就像是那些牵线搭桥的人。他们帮助企业开展合作,洽谈合同,促成双方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处于发展初期的燃料电池,高度依赖各类资源来开拓应用场景,“掮客”也应运而生。他们对行业的发展造成哪些影响?
“燃料电池行业有很多‘掮客’,我们有合作过,其中也有还行的,借助他们和政府合作可以拿到指标、订单。”一名燃料电池企业高层透露,但我们还是要回到企业发展初心去看待一款本该市场化的产品,致力于通过产品创新去做好市场推广。
从企业接触的实际体会来看,现阶段燃料电池“掮客”的存在,有利有弊。
有利的地方在于,在燃料电池从0到1的发展过程中,有他们帮助攒攒局,也许能够创造些机会,让企业获得些资源,对市场推广有一定帮助。
但弊端也非常明显,他们缺乏核心技术,凭借资源、通过贴牌就能够从中分一大杯羹,行业变成了以资源为导向的行业。
或者,由他们来选合作伙伴,若选择产品报价便宜、对自己利益最大、实际技术能力差的合作伙伴,做出来的产品,可能就是一地鸡毛,对行业发展伤害很大。
掮客原本是一个中性词,没有明确的褒义或贬义。
掮客发挥的作用得当,能够根据各方需求合理分配资源,在推动行业发展方面也能起到重要作用。但从这几年的行业发展历程来看,燃料电池“掮客”实际上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当前的燃料电池行业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仍需要各方大力协同才能发展壮大,掮客的存在未必是坏事。
而唯有“掮客+有技术实力的企业”,才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才能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