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氢能产业运行状况不及预期,唱衰氢能的声音此起彼伏,不少人对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表示担忧:氢能产业真的能行吗?
然而,仔细观察2025 年开年氢能产业投资动态,却能发现一个截然不同的景象:2025年初,已有多个十亿级、百亿级项目落地或签约,企业接连传来增资、融资动态,大手笔投资仍在持续涌入氢能产业,与“唱衰”行为大相径庭。
代表事件有:
2月13日,华商能源(00206. HK)发布公告,宣布与招商局创投(香港)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认购协议。该次股份认购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公司的氢能业务发展及其他绿色能源项目。预计净认购金额约为3.2亿港元,其中约1.5亿港元将用于氢能业务的研发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升级,另外1.5亿港元将用于其他绿色能源项目的运营及潜在投资机会。
2月7日,无锡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2亿元人民币增至4.5亿元人民币,增幅125%,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李振国,由隆基绿能(601612)旗下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100%全资持股。此次增资标志着隆基绿能在氢能领域的进一步加码,彰显了其对氢能产业未来发展的高度重视。
2月6日,中国企业500强正泰集团在津投资的氢能新项目开工建设。正泰集团投资5亿元,在宁河建设北方基地,生产制氢设施以及氢能发电设备,并将打造加氢站等应用示范项目,预计今年底建成投产。
1月22日,吉电股份(000875.SZ)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国家电投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与国家电投集团吉林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开展委托贷款业务,借入资金25亿元,用于支持绿色氢基能源项目发展及“两重”“两新”项目的重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投资。
1月5日,雄韬山南氢能应用示范产业园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项目围绕新能源发电、新能源锂电储能设备、制氢、氢能装备制造、氢能整车应用展开。项目一期规划建设制氢制氧工厂和加氢站。
1月3日,大连长兴岛(东北亚)氢基能源加注基地暨中远海运西中岛化工及新能源仓储物流园项目在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正式启动。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建设东北亚氢基能源加注基地为目标,规划了总投资约550亿元的产业链,包括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贸易加注、科技创新及配套产业等环节。
……
大规模的资金流动,无疑是判断一个行业走向的重要标准,种种迹象均指向一个明确的事实:尽管氢能产业当前仍需应对重重挑战,产业资本对氢能的战略性投资却呈现出持续增强的态势,这为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以众多上市公司、集团及大型中央和国有企业为代表的行业主体,仍在进一步加大对氢能业务的投入,推动行业开启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变。
“2024年的低潮期暴露了氢能行业早期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弊端,但也倒逼企业加速技术迭代和成本打磨,到了企业展示产业化实力的时候。”一位行业人士指出。当泡沫褪去后,真正具备经济性与社会价值的创新必将步入“复苏爬升期”。
这意味着,氢能产业阵痛期过后将迎来新一波高质量发展。氢能的未来,必将属于理性而坚定的长期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