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美国对华的关税战添了一把火,由当初的20%和34%关税,再次增加50%,目前总关税上升到了104%。涉及到的领域包括了电动车,锂电池,光伏件等。

不到一天的时间,北京从容发布公告,对美国的关税由原来的34%,也提高50%的幅度,也就是说对美的关税总量来到了84%,包含所有的进口领域商品。

我们发现,国家对国美的反制关税领域,由原来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农业制造业领域已经转变为所有的商品,可见关税战已经到了重要的时刻。国家的反应速度较快,态度格外的坚决。
有专家分析了,认为老美的50%汽车关税加码,看似极限的施压,其实是一种政治的作秀。数据显示,在2023年度中,咱们对老美的汽车出口额占比仅为2%,对汽车的市场和产业影响微乎其微。

再反观老美,国内股市跌穿了老底,通货膨胀的压力持续升高。老美看似特别的强势,实际已经亮出了底牌。咱们的完整成熟的产业链非常的有韧性,加上高效率的反制措施,已经让老美的所谓关税之战有了黔驴技穷的颓势。

关税到底是什么?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国家对进口的商品额外收的一种税收,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过路费或者场地费,你老美的大豆或者牛肉想要进入我们的市场里销售,必须要给我们交一笔费用,这个费用就是关税。
当然,针对不同的国家,我们收不同的过路费。主要是依据相关国家的信用,产品的质量,与我们的关系等因素。针对一些老铁,我们可能开辟绿色通道,不收费用,这就是零关税。

那么问题来了,收关税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是为了增加国家收入吗?
当然不是。我再用大白话来讲一讲。
老美的大豆想要进入咱们的市场,我们收了一部分关税。但是老美不老实,他进入市场后以特别低的价格垄断了市场,他的目的是先亏本卖挤压了我们本地的大豆销售。这样形成了垄断,对咱们市场造成了混乱,随后再提高价格。
所以对于这种比较坏的行为,我们收较高的关税,另外规定他的大豆价格不能低于某个标准。这样既有了竞争,也让消费者有了购买的选择,良性发展。

可目前关税几乎增加了一倍多,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影响呢?有些网友说了,反正我不吃进口的东西,不会影响我每个月3500块的工资,这样想那就太狭隘了。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进口商品的价格暴涨,毕竟进口的企业不会自己掏腰包承担关税的。
其次导致咱们国内的供应链重组,国内的企业被迫寻找其他的供应商,这样产品的价格同样会被推高。

另外最重要的是就业岗位被压缩,导致很多有出口依赖的公司面临倒闭和裁员。那么这部分人会转向国内企业就业,造成了就业压力增加。
说到这,你还会觉得只要不吃进口牛肉,不喝进口奶,就不会影响到自己吗?
美国丧心病狂的发动关税战,真实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只有一个,遏制其他国家的发展。就好比是原本平穷潦倒的邻居,突然盖起了楼房,关键是楼房比自家的还高。心理气不过,打又打不过,比又比不了,只好使些小动作给邻居制造麻烦。
一方面让自己心里舒服一些,另一方面给同村的那些小老弟看看,显示自己依然是老大,跺跺脚地球抖三抖。

老美一直对我们的汽车和芯片等领域增加关税,这方面是他们的痛点,目的是阻扰我们的发展速度,让他们自己有喘气的机会。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份额达35%,远超美国的8%,这让美国产生战略焦虑。就问老美他慌不慌?
另外,老美国内的贫富分化加剧,通过塑造咱们的威胁论,来转移国内的矛盾。由此可见,他们国内的那些人似乎也没啥独立思考的能力,金贵不到哪里去。

老美的一些列过家家似的关税招数,能否有效呢?
当然没用。老美这次的关税战口号是贸易逆差清零,其实是对全世界的一次敲诈,本质是想要通过增加关税来化解国内的债务危机,国库空虚,债务压顶,国债已经突破了36万亿元,光利息每年就要1万亿元。

老美愁的睡不着啊,每年的光利息就占据了财政的20%。这个钱怎么来呢,用脚指头想出来一个损招,发动关税战,让全世界的国家来替自己还债。
咱们国家早就看穿了老美的想法,甚至在他公布加税的消息之前,已经准备好了一些列的大招准备释放。老美你加关税,我也加。你持续加50%,我一天内作出决定,同样再次加50%的关税,根本不怂,奉陪到底。

那么我们这么刚的底气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的工业规模世界第一,很多商品都是产自中国,短时内无法找到其他的替代方。这俩天老美国内中国进口商品抢购一空,就是实实在在的例子。
另外,我们虽然每年从老美进口很多的大豆,给人一种我们大豆不够用的假象。其实我们的替代方案很多,完全可以不用老美的大豆,其他的供应队排的二里地。

最后,其实我们特别愿意有这一场关税战,以此击败老美的霸权,在国际上凸显神秘的东方大国的地位,稳固市场,为以后的发展铺路。
美国关税战本质是一场“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零和博弈。中国通过产业链升级、市场多元化与精准反制,已构筑起坚固防线。请大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