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一个位于南半球的国家,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也是最与世隔绝的地方。澳大利亚大约有八百万平方千米,和中国差不多大,但澳大利亚可有6亿6千万公顷的可耕种土地,差不多是中国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澳大利亚虽然只有2600多万人,但是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六万美元,远远高于日本。
二战时期,澳大利亚在经济实力上相对较弱,而日本相对来说经济更为强大。 这两国在二战期间并没有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作为一个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岛国,澳大利亚的战略地理位置十分关键,成为了盟军的重要基地,为他们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资和装备支持,包括军火、医疗用品和食品等。

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当时的日本没有将主要精力用于进攻澳大利亚,而选择了在中国大地上战斗长达十四年,最终筋疲力尽?这个问题一直令人好奇。如果当时日本将全部精力都用于进攻澳大利亚,借助当时的科技实力和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他们本就有成为一个世界超级大国的潜力。但事实却是,日本选择在中国大地上拼死抗争,最终耗尽了国运。
直到二战末期,澳大利亚军队才加入盟军,一同参与了太平洋战争和其他战役,包括菲律宾战役和荷属东印度群岛战役等。 这个时候,日本已经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性。如果当时日本选择先攻击澳大利亚,同时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历史是否会有不同的走向呢?

二战时的澳大利亚军队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精心策划了对美国珍珠港的突袭行动,宛如狡猾的狼群一样突袭,正式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在战争初期,日本军队如飓风一般席卷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让许多国家不得不屈服,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军队气焰嚣张,膨胀不已。
1942年2月6日,日本海军部正式做出了经过澳大利亚本土的计划,但没想到消息在第2天就被情报人员泄露,2月14日传到了澳大利亚本土,再加上日本占领新加坡的举动,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日军占领下的新加坡
在澳大利亚人看来,新加坡绝对是日本即将进攻澳大利亚的跳板.日本军队扩张的野心和嚣张气焰,仿佛笼罩了整个太平洋地区。
正当海军万分期待的等着军部高层批准这一计划时,日本陆军元帅们却在这个重大计划上画了个大大的叉,理由是在未来的不确定局势下,贸然进攻可能会付出太大代价。他们认为,更应该专注于已经征服的领土,巩固秩序才是首要任务。
入侵澳大利亚本土是一个巨大的任务,进攻会使陆军防线过长,同时大量兵力的调动可能会让远东防线变得脆弱,有可能引来苏联的入侵。因此,在1942年2月底,日本决定暂缓进攻澳大利亚本土的计划,改为孤立和进行广泛的空袭,试图逼使澳大利亚投降。

被日军俘虏的澳大利亚飞行员
到了1942年3月4日,日本军队高层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明确表示,只有当其他战争计划顺利实施后,才会考虑进攻澳大利亚本土。这一决定,像块沉重的石头,直接宣布了进攻澳大利亚计划的破产。
实际上,历史无法假设,但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当时的情况。日本当时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未选择进攻澳大利亚。首先,日本当时的军国主义思维盛行,他们认为自己非常强大,有信心赢得战争,尤其是在与中国作战方面。他们甚至可能认为可以在短短几个月内占领中国,然后获得更多资源和预备军队。与中国相比,澳大利亚在经济、文化、资源以及地理位置上都相差甚远,这可能影响了他们的战略决策。

太平洋战场饿死的日军
其次,日本属于儒家文化圈的国家,他们对中华文明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产生浓厚兴趣。如果日本能像满清一样征服中国,他们可以继承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自尊为正统。这一梦想可能是他们的最大诱因,而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的吸引力相对较低。

日军递交投降书
最终,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有趣的教训。尽管当时的情况可能导致了不同的决策,但历史仍然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而历史永远是一个充满了偶然和命运的谜题。无论如何,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深厚,只要它们存在,中国都将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不管其他国家时不时出现,只要中国坚守自己的根本,它就不会失去伟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