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真是稀罕得很,是1959年7月份在江西庐山拍的。照片上的贺子珍,穿着件白衬衣,脚踏黑布鞋,头发剪得短短的。说实话,看照片就能感觉到,贺子珍那时候精神状态不太好,脸上写着忧愁,整个人看起来都蔫蔫的。
很少有人知道,这张照片拍摄的时候,贺子珍和毛主席在分开了22年后再次重逢,而且这也是他们这辈子最后一次见面。1959年7月份,党中央在江西的庐山开了一次很重要的会,毛主席比其他人都早到了庐山,其他要开会的人也一个一个地来了。
那时候,广东省委的一把手陶铸带着他夫人曾志一到庐山,就接到了一个急电,说是中央候补委员、海南岛解放的大功臣冯白驹因为心脏病突发,在南昌的医院里躺着呢。陶铸和曾志一听,二话不说就下山往南昌赶,想去探望冯白驹。路上曾志还听说贺子珍也在南昌养身体,就决定先去瞅瞅她。
曾志和贺子珍在井冈山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好多年没见了,这回一碰上,两人就聊开了。回到庐山,曾志马不停蹄地赶到180号别墅,也就是毛主席住的地方美庐。一见到毛主席,曾志就赶紧跟他说了在南昌和贺子珍碰面的那些事儿。
毛主席听得特别仔细,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她咋样了?应该还不错吧,咱俩毕竟做了十年夫妻。打从1937年她在延安离开后,咱俩就再没见过面了。”说完,他又陷入了沉思。最后,毛主席对曾志吩咐道:“这样,你去找汪东兴问问,看能不能想办法让我和贺子珍见上一面。”
汪东兴那时候是中央办公厅的二把手,还管着中央警卫局。曾志跟他说了毛主席的心思后,他立马就去找了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俩人一合计,觉得这是毛主席自个儿的私事,不能声张,得找信得过的人悄悄把贺子珍接到庐山去。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让杨尚奎的老婆水静,还有江西省副省长方志纯的老婆朱旦华来办这事儿。
水静和朱旦华很轻松地就找到了贺子珍住的地方。她们跟贺子珍说,南昌那边天气太热了,省委的领导想请她去庐山避暑。贺子珍听了,就跟着她们上了庐山,住进了一个比较安静的房子。到了7月9日晚上,按照毛主席的安排,水静带着贺子珍去了180号别墅,住在二楼。
来这儿前,贺子珍压根没想到能这么快见到毛主席。跟着警卫上了二楼,推开房门那一刻,她一眼就瞅见毛主席已经站起身,在不远处等着呢。贺子珍惊讶得不行,毛主席却热情地让她坐下,还亲手给两人倒了茶。
毛主席和贺子珍,在分开了22年之后,终于又碰面了。他们坐在茶几的两边,面对面地看着对方。贺子珍的眼眶一下子就湿了,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差不多十几分钟,毛主席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好不容易见个面,你却光哭不说话,将来要是见不着了,说不定又想和我聊聊了。”
贺子珍抹掉眼角的泪水,心情慢慢平复下来,然后抬头望向毛主席,问起他的身体咋样,还有这些年都经历了啥。毛主席听得特别仔细,他带着点遗憾的味儿问贺子珍:“那时候,你咋就非得走呢?你到兰州那会儿,我还发电报让谢觉哉同志去劝你,可你就是不听。”
贺子珍的眼泪又哗哗地流了下来,她抽噎着说:“都怪我那时候太不懂事了。”这次他们两人的谈话很私密,没有其他人打扰,聊了一个半小时左右。最后,是毛主席按响了值班室的铃,警卫员进来后,扶着贺子珍下了楼。
水静回想起来,等贺子珍回来后,她就问起了和毛主席会谈的事儿。毛主席回答说:“她净说些不沾边的话。你得多留意她的心情。明天你就安排她下山,在这之前,你得时刻陪着她,别让她一个人待着。她现在已经知道我在这儿了,延安那时候的好多老朋友也都在,万一碰上谁就不好办了。”
贺子珍和毛主席的最后一次碰头就是那样,遗憾的是,之后他们再也没能相见。毛泽民的爱人钱希均经常为贺子珍感到可惜,她讲道:“子珍这人脑子灵光,但脾气太硬,谁能想到后来的那些变故呢。说到底,她还是太年轻,好多事儿想不到,也顾不过来!咱们那时候都太年轻了呀!”
其实,从庐山分别以后,毛主席心里一直惦记着贺子珍。每次女儿李敏从上海回家,他都会仔细打听贺子珍的情况。到了1976年9月头几天,毛主席身体已经很不好了,李敏去看他时,他抬起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圈起来,给李敏做了个“圆”的手势。
李敏一开始压根没懂老爸那个手势的意思,后来她才明白过来,老爸那是在想老妈呢,因为老妈贺子珍的小名儿叫“桂圆”。1984年4月19号那天,贺子珍在上海走了,享年75岁,她的骨灰被安放在了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