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那会儿,九个大总督里头,大家一般都把直隶总督看作老大,叫他“大臣里的头儿”,紧接着就是两江总督,但地位还是比直隶总督差那么点儿。不过话又说回来,啥事儿都有例外。清朝历史上,有那么两位两江总督,他们地位和权力大得吓人,把直隶总督都给比下去了。
【第一位是尹继善】
只要是对清朝历史稍有接触的读者,应该都听说过尹继善这个名字。他这辈子当官当得特别顺,雍正和乾隆两位皇帝都对他赞不绝口,就连他工作过的地方的老百姓也特别敬重他,都亲切地喊他“尹公”。
尹继善这个人啊,有几个挺亮眼的特点。首先就是学历牛,他老爸是大学士尹泰,自己又是满洲镶黄旗的人,结果他还在科举考试中一路过关斩将,中了进士。他的学识也相当厉害,乾隆皇帝都夸过,说在八旗子弟里,学问最好的就是鄂尔泰和尹继善。那时候,八旗里的文人,都把尹继善看作是他们的头儿。
另外就是命运眷顾,在康熙六十年那会儿,雍亲王胤禛被派去关外祭拜皇陵。由于下大雨,他临时在尹继善家住了一晚。那晚,胤禛详细问了尹继善的一些情况,并且把尹继善这个人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雍正皇上坐上龙椅后,首先就办了恩科考试。尹继善这家伙厉害,一下子就考中了二甲进士,还被皇上钦点为庶吉士。打那以后,尹继善就像是走了狗屎运,短短八年时间,他就一路飙升,当上了两江总督。
三是本事大,尹继善做官一把好手,先管云贵,再管川陕,后来还管了两江,总共督了四个地方,他办事卖力,很对皇上胃口。特别是在两江那会儿,他的政绩真是没得说,相当出色。
乾隆中那会儿,尹继善的官运走到了最顶峰,乾隆把两江那边最重要的差事全塞给了他。史料上说,尹继善一个人就扛起了“文武九职”,就是说,他一个人担了九个要职。
到底是哪九个官职呢?御史翻了翻资料,找到了答案:它们分别是两江总督、江宁大将军、管漕运的总督、管河道的总督、江南的提督、江苏的巡抚、两淮管盐政的、江苏管教育的,还有安徽管教育的。
这九个职位,随便挑一个,都是普通人一辈子也难以达到的高度。尽管这些兼职的任期不长,而且后来都有人补上,但乾隆还是把这些重任交给了尹继善,这足以说明他对尹继善的信任程度有多高。
讲起来兼任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巡抚还有提督这些职位,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不少掌管大片疆土的高官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过在清朝那会儿,能同时担任两江总督和江宁将军这两个要职的,唯独尹继善这么一位。
江宁的将军跟两江的总督,他们压根儿就不是一路的。皇上设这俩官儿,主要就是想让他们互相瞅着点儿。特别是当总督是汉人的时候,那驻防的将军就得在背后多留意留意了。
尹继善不光当着江督,还一并做了江宁将军,这就等于说,乾隆把整个江南的地盘都托付给他了。他手里的权力,那可比直隶总督要大得多,根本没法比。
【第二位是曾国藩】
曾国藩前半辈子挺走运,考试顺利,当官也升得快,人们常说他十年里升了七次官。但自从他拉起湘军这摊子后,运气就转差了。咸丰皇帝一直不肯给他个正儿八经的职位,就拿个侍郎的空头衔打发他。
因为没挂上总督、巡抚的头衔,曾国藩筹集军费特别棘手,战事也是连连碰壁。到了咸丰十年六月,那个两江总督何桂清,居然不声不响地跑了,丢下城池不管。咸丰皇帝这下急了,赶紧下令让曾国藩临时管两江,还派他当钦差大臣,负责江南的军事。
说白了,曾国藩的弱项就是因为他不是旗人。要是他是旗人的话,那么在打败太平天国之后,朝廷很可能就会按照“打下金陵的就是王”的约定,给他封王。
咸丰皇帝去世后,曾国藩的好日子来了。靠着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还有恭亲王的鼎力相助,曾国藩的地位噌噌往上涨。
同治初年,朝廷让曾国藩当了协办大学士,负责管四个省的军事。到了同治三年,他打下金陵后,又被封了太子太保,成了一等侯爵。再过三年,也就是同治六年,他升为了武英殿大学士。
在清朝那会儿,当大学士或者公爵、侯爵、伯爵,还兼任两江总督的人,其实并不少见。不过,要是说起谁当过两江总督,还同时是钦差大臣,能管四个省的军事,那就只有曾国藩一个人了。
钦差大臣呢,是临时派出去的,不算正式官职,但他代表着皇上的意思,做起事来挺方便,战时着急的话,可以先动手再跟皇上报告。说他能管四个省的军务,这可是皇上把兵权全交给他了,一般时候,皇上可不会给地方大官这么大的权力。
曾国藩后来把两江当作大本营,费了好大劲建立他的湘军团队。在他最风光的时候,全国十五个省里,好多总督、巡抚都是他亲手提拔上去的。
另外,从曾国藩那会儿起,两江总督这个位子,只要不是湘军或淮军出身的人,大多都坐不长久。直白点讲,曾国藩在江宁那边有啥动静,连皇宫里头都得跟着心惊胆战。
同治年间,一旦各省的督抚、提镇有了空缺,朝廷跟吏部就会发通知问问曾国藩的看法。他觉得谁行,那就马上让那人上任;要是他觉得不行,那就得另外找人。
清朝建立后,选官封疆这事儿以前可从没搞得这么悄无声息,还得跑去问两江总督的看法。这也说明,太平天国那事儿过后,朝廷管人的大权啊,慢慢被那些地方上有势力的大督抚给分走了不少。
那时候,直隶总督的位子被旗人崇厚给坐了。这家伙,说真的,就是个十足的废物,带兵打仗不行,管理地方也是一塌糊涂。要是拿曾国藩的本事来比,崇厚得被甩出好几条大街去。
要是得在尹继善和曾国藩里面挑个最厉害的,御史觉得吧,还是曾国藩的地位高、权力大。不知道各位读者怎么看?
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通州八里桥把满清北方的军事力量一扫而空,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带着兰贵人跑去热河没能活着回北京。咸丰让曾国藩暂时放弃太平天国北上勤王曾没去,1864年攻克天京,如果满清把曾封王就是要把天下送人了。1860年以后,对满清来说打压湘军比抵御外辱和镇压太平天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