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48分,Z595次列车从宝鸡站缓缓启动,再次踏上西行的旅程。窗外晨曦微露,站台上零星旅客挥手告别,随着天亮车厢内逐渐热闹起来。宝鸡到天水距离不算太远。旅程大约仅需2小时左右,但车窗外却能明显看出关中平原与陇南山地的地理变迁,也更承载着两座丝路古城的历史底蕴与烟火气息。

列车逐渐加速驶离宝鸡站,此时天色渐亮,远处的秦岭山脉若隐若现。宝鸡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古称“陈仓”,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闻名。作为西周文明的发源地,这里出土的青铜器占全国总数的近一半,被誉为“青铜器之乡”。若时间充裕,可在宝鸡稍作停留,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感受一下三千年前的礼乐文明。

此外,宝鸡的饮食文化也颇具特色。臊子面、擀面皮、豆花泡馍等小吃,以酸辣鲜香著称。列车宝鸡站停车时,和站台工作人员攀谈到宝鸡的风土人情时他也曾提到,宝鸡站的站台上会时常有当地小贩叫卖“岐山臊子面配料包”,因为此时是早晨六点多时间尚早,小贩还没有来。可惜我此行未能遇到,正在我心中遗憾没办法一饱口福时,此时车厢内飘散的香气更让我垂涎欲滴。

列车驶出宝鸡后,一路向西,穿越秦岭北麓的隧道群。窗外山势渐陡,春日的山峦覆盖着新绿,偶见山间村落炊烟袅袅。进入甘肃境内后,渭河河谷的田园风光逐渐展开,河岸两侧的梯田错落有致,偶见农人弯腰耕作的身影点缀其间。乘务员提醒乘客注意左侧车窗:“前方是著名的麦积山,石窟轮廓已隐约可见!”只可惜列车疾驰而过,根本来不及拍摄图片和视频,仅能瞥见山体的朦胧剪影。

08点32分,车窗外的街道和建筑物稠密起来,我知道已经快到达天水站了。08:37分列车准时停靠在天水站。天水因“天河注水”传说而得名,是陇南的文化重镇。作为伏羲文化的发源地,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的伏羲庙会人潮涌动,祭祀、社火、秦腔表演交织成独特的民俗画卷。若时间允许,也可前往麦积山石窟参观——这座与敦煌莫高窟齐名的艺术宝库,以泥塑佛像的精妙著称。云雾缭绕时更显“东方雕塑陈列馆”的仙气。


列车上的甘肃旅客介绍说:“天水的饮食亦充满西北风情。“呱呱”是当地特色早餐,由荞麦淀粉制成,佐以辣子、醋和芝麻酱,口感绵密酸辣;再配一碗“然然”(土豆泥与粉条的混合小吃),便是地道的天水味道”。还有列车上的甘肃旅客也热情推荐:“南宅子的甜醅子(发酵青稞饮料)也不要错过!”
只可惜我此次的旅程因为是要直达吐鲁番,是没有机会品尝了。只能期待下一次机会了……
(宝鸡到天水区间图片见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