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毛岸青回湖南祭拜母亲,欲下跪遭妻子制止,顿时明白妻子用意

星河滚烫是光芒 2025-04-07 15:27:56

那天,板仓这地方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大雨,整个天地仿佛一下子变得庄重起来。

邵华瞧着丈夫的身体情况,就提议等雨歇了再去扫墓,但毛岸青实在是急不可耐了。

他很想快点跟妈妈聊聊天,接着想让妈妈仔细瞧瞧他的儿媳妇。

邵华拧不过老公,两人便顶着大雨来到了杨开慧的坟头。一到那儿,毛岸青的眼睛立马就湿润了。

给老妈献完花后,毛岸青自然就想着跪下来磕几个头,但这时候他老婆邵华赶紧拉住了他。

看了一眼妻子,毛岸青立马懂了她的意思,最后就没跪下磕头,而是鞠了个躬。

儿子给去世的妈妈磕头,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可邵华为啥要拦着老公呢?这里面到底有啥讲究?

【身世坎坷母作伴,流浪尝尽辛酸】

聊到毛岸青的妈妈杨开慧,她可真是个实实在在的共产主义斗士。她这一辈子虽然不长,但却活出了革命理想的真谛,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杨开慧的老爸是大名鼎鼎的学问家杨昌济。受老爸的影响,杨开慧打小就爱死读书了,心里头就憋着股劲儿,想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辛亥革命之后没多久,年轻的毛主席就老爱跟朋友们一块去杨昌济老师家里请教问题。这样多去几次,他就和杨开慧慢慢熟悉了。后来,杨昌济老师带着一家子去北京大学教书,巧的是那时候毛主席也在北京忙着革命事业,他俩的感情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越来越深了。

1920年冬天,毛主席和杨开慧成了两口子。到了第二年,在毛主席的介绍下,杨开慧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结婚三年后,杨开慧迎来了他们的二儿子毛岸青。按理说,这一家子应该过得和和美美,团团圆圆。但那时候啊,个人的命运总是跟着历史的大浪走,想见个面都难,有时候都成了不可能的事儿。

大革命搞砸了以后,毛主席就把革命的主要劲儿使到了农村,他带头搞起了秋收起义,接着就在井冈山那块地方,建起了革命的大本营。

为了让老婆孩子平平安安的,毛主席决定让他们待在杨开慧的老家,也就是湖南长沙的板仓。这样一来,毛岸青和他的哥哥毛岸英就在那儿开心地过了好几年。

不过,当蒋介石突然背叛革命后,共产党人的处境就变得非常危险了,革命的局势也因此变得更加紧张。

共产党人的革命事业碰到大麻烦那会儿,杨开慧挺身而出,主动挑起大梁,带头在长沙、湘阴这些地方搞起了武装斗争。

这种做法就像在刀尖上行走,随时都得小心国民党反动派的各种搜查。得时刻提高警惕,以免被他们抓住把柄。

杨开慧的好多战友都一个个倒下了,可她却硬是挺了3年,这期间从没嘟囔过半句不满的话。

杨开慧牺牲那会儿,毛岸青才不过六七岁的光景,压根儿没法真正明白啥是永别,啥是再也见不着面了。

那天的事儿,他一辈子都刻在心底。妈妈走了之后,就再没回家。他和家里人等啊等,最后却等到了一个让人心碎的消息:妈妈不在了。

小孩子要是小时候就没了妈,那打击肯定特别大,这种事儿,没几个人能真正体会到。四年前,毛岸青跟着他妈回到了她老家长沙板仓。

那时候情况不好,全家人只能挤在一间又小又黑的土房里,饭吃不饱,衣服也穿不暖和。

尽管环境挺不容易,但毛岸青却过得挺开心。因为在那屋子里,有他的妈妈、兄弟,还有姥姥舅舅这些亲人陪着。最关键的是,他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大家的疼爱。

我记得,我妈杨开慧老是一大早就出门,晚上才回来,有时甚至一连几天都碰不上面。但只要她有空,肯定会给我们讲故事,还会聊聊她那为了革命东奔西走、不辞辛劳的爸爸。

毛岸青那时候还不太明白革命是啥意思,但他心里清楚,爸爸妈妈都在为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事情拼命。这让他觉得特别骄傲,也特别踏实。

尽管世道混乱,他一向都挺勇敢,没咋怕过啥。但直到他母亲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的那一刻,他才真正感到了恐惧。

从那天开始,毛岸青就失去了他最坚强的后盾,后来还从湖南漂泊到了上海。幸运的是,他还有个哥哥在身边。虽然毛岸英只比他年长一岁,但他毫不犹豫地担起了哥哥的重担。

那段最煎熬的日子里,哥俩只能睡在大街上,靠从垃圾桶里扒拉点剩饭剩菜来对付一口。没人管的他们,啥苦都吃过,啥罪都遭过,就在这社会的边边角角里,硬着头皮活下去。

之后,毛岸青和他的兄长一块儿找到了个卖报纸的活儿,这才让他们的生活有了点起色,不至于餐餐都饿肚皮。白天忙忙碌碌的,时间过得飞快,但一到晚上,毛岸青还是会想起妈妈,心里头那个难受啊,他和兄长就经常抱在一起哭。

在城里的某个夜晚,有那么两个兄弟,他们命运多舛,彼此依靠,却落魄到在角落里嚎啕大哭。可奇怪的是,根本没人关心他们的遭遇,甚至有人瞅见他们这样,还故意找茬欺负他们。

有一次,毛岸青无缘无故地被几个反革命的人给狠狠揍了一顿,他们也不问事情缘由,就对这么一个啥也没干的孩子下了狠手。

毛岸青脑袋受了重伤,从那以后,只要心情稍微有点起伏,头就会疼得要命。

更惨的是,整条街上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忙,也没有哪家医院肯接纳他们这些没钱看病的人。

毛岸英喊破了嗓子也没用,天不应,地不灵,他只能硬着头皮,背起头上血流如注的弟弟,四处找能躲一躲的地方。找到后,他就不停地给弟弟擦伤口,好像这样做就能让他好受点似的。

毛岸青那时候觉得自己可能挺不过去了,迷迷糊糊间,他好像瞅见母亲在对他笑,温柔地叫着他的小名。

多亏了哥哥毛岸英的细心照料,毛岸青这才保住了性命,不过那次事故成了他后半辈子心里的一道坎儿。

【接连丧亲生死意,得梦后喜迎婚礼】

1936年,兄弟俩在上海流浪了整整五年后,终于被组织给找着了。随后,毛岸青和他哥哥被安排去苏联学习。这五年的艰难岁月总算是熬出头了,生活里又照进了光亮,以后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新希望。

在苏联读书那会儿,毛岸青心里一直记着老妈的话,知道自己身为革命后代责任重大。他好几次都加入了帮助苏联前线战士打仗的行动里。

1947年,毛岸青回到了祖国,听了毛主席的话,去了黑龙江克山县搞土地改革试点。搞完后,他就一直在中央宣传部工作,主要是翻译俄文资料。

打拼了几十年,中国终于焕然一新,但毛岸青心里头就是乐不起来。

他脑子里老浮现出母亲为了革命牺牲的画面,心里头特别想让母亲亲眼瞧瞧现在这安稳的好日子。但想想也只是空想,根本没法实现。

毛岸青在悲伤过后,决定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他埋头苦干,接连翻译并推出了好几本马列主义的经典书籍。

事情看起来都在慢慢变好,家里每个人的日子都走上了正常的路子,但没过多久,坏消息又一次来了。

1950年11月25日,这一天成了毛岸英生命的终点。那时候,美军空袭眼看就要到了,毛岸英毫不犹豫地跑回去,想要守住那些重要的文件。就因为这样,他错过了逃跑的最好机会,结果在那次轰炸中牺牲了。

毛岸青的生活因为母亲的去世已经变得非常艰难,而哥哥的离去,对他来说,就像是心上又被狠狠地划了一刀。

在毛岸青小时候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哥哥就是他唯一的支柱。对毛岸青来说,哥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简直可以说,要是没了哥哥,就不会有后来的毛岸青了。

毛岸青因为哥哥的离世,心里特别难受,一下子就病倒了。从那以后,他的精神状态变得非常差。毛主席知道后,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赶紧让人把他手上的活儿都接了过去,然后安排他去苏联看病。

毛岸青在苏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身体慢慢恢复了,可心里的结还得靠日子一天天去磨平。

在外国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毛岸青总会想起跟哥哥一起过的那些日子,还有妈妈给他们讲的那些故事。心里一激动,哥哥和妈妈说话的样子、笑的模样,就好像还在耳边响着,就在眼前晃着。每次想到这些,他的眼睛里就都是泪水。

有时候,毛岸青心里头真琢磨着不如走了算了,觉得那样就能和哥哥、妈妈再次碰面了。在人世间这么煎熬地活着,还不如早点去那边团聚,一了百了。

病好了些后,毛岸青就回到了大连。在那儿,他晚上睡觉时梦见了自己的哥哥和老妈。

梦里,老妈跟人说,人这一辈子得有铁定的目标和信念,得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事儿拼命干,绝对不能动不动就想着放弃生命。

我哥也希望咱俩能怀揣着各自的梦想,脚踏实地往前走,帮他亲眼见证未来中国变得多么繁荣强大。

这个梦虽然是假的,但它给了毛岸青坚持活下去的力量和信心。没过多久,毛主席亲自到大连去看望毛岸青,那时候,毛岸青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改善了不少。他们父子俩聊了许多事情,其中也谈到了毛岸青自己的生活情况。

毛岸青头一回跟老爸说想要成个家,老爸听后心里头那个美啊。以前毛岸青老是一副提不起劲的样子,现在能冒出这样的想法,说明他对生活又重新有了盼头。

一听毛岸青要娶的是刘思齐的表妹邵华,毛主席乐得更开心了。邵华嘛,就是岸青嫂子的亲表妹。

毛岸英哥哥走了之后,嫂子刘思齐特别怕毛岸青弟弟想不开,老跑医院去看他,每次都带着她表妹邵华一块儿去。

毛岸青和邵华聊得很来,两人一说话就合拍。聊着聊着,他们还发现爱好上也撞了不少共同点。

邵华那种文雅又体贴的气质,让毛岸青心里直犯嘀咕,喜欢上了她。而毛岸青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也让邵华心里暗暗有了好感。没多久,两人就走到了一起,谈起了恋爱。邵华性格开朗,给毛岸青带来了不少欢乐,他的精神面貌也因此焕然一新,越来越好。

毛主席知道这事儿后,连着夸了两声“不错”。他一直就很欣赏邵华的性格,再加上这丫头心思单纯,要是能成为毛岸青的媳妇,那真是再好也没了。

但他想了想,毛岸青比邵华年纪大些,身体也还没完全恢复,这要是结婚了,岂不是给邵华添了不少负担。

毛主席想见见邵华,跟她聊聊,于是安排了见面。在谈话中,他委婉地打听起了邵华的想法。

我原以为邵华可能会对和毛岸青之间的感情有点犹豫,但出乎意料的是,她很爽快地就承认了,还说她不会把年龄这些外在的东西放在心上。

毛主席听完之后心里特别感动,立马就答应了他们两个人的婚事。

【革命家满门忠义,代代人传承不息】

1960年,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办了一场挺热闹的婚礼。

结婚后没多久,毛岸青就打算带着老婆一起去祭拜老妈。但因为工作太忙,愣是拖了两年,他才又有机会回到那片装满回忆的地方。

一到长沙板仓,毛岸青立马领着老婆去看了他以前住过的老房子。那屋里头,到现在还摆着他和妈妈、哥哥的合影呢。

眨眼间,那些被岁月埋藏的记忆突然如潮水般涌来,毛岸青的眼眶湿润了。他满怀自豪地向妻子讲述着母亲的故事,这份深情也深深触动了邵华,让她不禁眼眶泛红,深受感动。

看完以前住过的老房子后,毛岸青就打算去妈妈的坟上祭拜。可没想到,刚要出发,连天来一直变来变去的天气突然下起了大雨,一下子远处的天和地都分不清了。

看着毛岸青的身体情况,邵华说等雨停了再去祭拜比较好,但毛岸青实在是急不可耐,不想再等。

邵华了解丈夫的脾气,知道劝也没用,于是大家一块儿顶着雨走到了杨开慧的坟头。一看到那座小小的坟,毛岸青心里对妈妈的想念就绷不住了,放声大哭起来。

他一遍遍摸着妈妈的墓碑,好长时间都没能开口说话,心里头有无数的话,但此刻全都变成了眼泪,不停地往下流。

走出悲伤的阴影后,毛岸青正式把妻子邵华介绍给了母亲,还告诉母亲他们现在生活得很美满。

弄完之后,毛岸青慢慢走到妈妈墓碑的前面,打算跪下磕头祭拜。但还没等他腿弯下去,妻子就赶紧拦住了他。两人对视了一下,毛岸青立马就懂了妻子的意思。

杨开慧活着的时候,就特别痛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那些陈旧的封建习俗更是厌恶至极,因此,用跪拜这种方式来纪念她,实在不太恰当。

另外,1956年毛主席提出了一个《推广火葬的建议》,从那以后,全中国就开始大力反对封建迷信行为了。

邵华见状,心里盘算着这两个问题,赶紧拦下了老公。毛岸青被老婆这么一提,马上就明白了过来。

后来,他努力压下心头的情感,拉着妻子一起走到墓碑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

那天,板仓的天空阴沉沉的,大雨倾盆而下,就好像连老天爷都被毛岸青和杨开慧那份深厚的母子情感动了一样。

从那以后,毛岸青每年都会和老婆一起回到长沙板仓,去给他的妈妈扫墓,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没法再去了。

但有时不见反而更让人牵挂,到了晚年,毛岸青对母亲的思念愈发强烈,总是时不时地想起她。

2007年3月23日那天,毛岸青因为生病去世了。家里人遵照他的心愿,把他的骨灰安葬在了他妈妈杨开慧的墓旁。

经过漫长岁月的无尽想念,毛岸青终于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再次见到了母亲,而这一回,他们会永远相守在一起,再也不分离。

毛岸青身为伟大领袖的后代,他从没沾过一点特权的光,也没得到啥方便,反倒是吃了不少苦,这些苦头普通人恐怕都难以承受。

他是那个时代众多革命先烈后代的代表,一个接一个,不断奋斗,为了咱国家和民族的明天,他们心甘情愿放弃个人的好处。

正因为有了一辈辈革命家庭默默奉献、代代相传的精神,咱们现在才有了这个繁荣昌盛、安宁稳定的新中国。

一家子都是忠臣勇士,他们的精神永远流传,永不消逝。

向所有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还有他们的孩子们,表达我们最深的敬意!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