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李敏让父亲给婴儿起名,毛主席冁然一笑:你公公的要求真不低

星河滚烫是光芒 2025-04-19 16:48:49

屋子里,主席和两个闺女笑得合不拢嘴,特别是主席,因为头一个外孙降生了嘛。接着,李敏就让老爸给娃起个名儿。孔从洲姥爷一听,就列出了一些条件。主席听完,一笑:“你这姥爷,要求还真不少呢!”

毛主席给他的第一个外孙取了个啥名儿呢?

【敏于行】

1936年冬天,天气冷得要命,李敏就在延安呱呱坠地了。那时候,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也在场,她瞅着刚生下来的李敏,瘦巴巴的,就说了句:“这小家伙,真是个小不点儿呢。”

那时候,主席一听到那句话,立马就有了个点子,从那以后,主席就一直管李敏叫“娇娇”。

不过很快,贺子珍因为生气就去了苏联,留下娇娇在延安。几年后,有人把娇娇送到了苏联,让她去找妈妈。

七年后,娇娇和妈妈又一次踏上了祖国的土地。有个事儿在她心里憋了好久,那就是她到底谁是亲爸。有人说是毛主席,但她就是不信。

在苏联时,娇娇碰见了亲哥哥岸英。岸英跟她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爹,就是人人敬仰的毛主席。可娇娇心里头还是犯嘀咕,不太相信这事。后来,收到了一封信,娇娇这才信了。

他们回国以后,首先抵达了哈尔滨。主席知道这个消息后,心里盼着女儿能回来陪在自己身边。不过,他把这个想法先跟小姨贺怡提了一下。

后来,贺怡就跟她姐姐贺子珍说了这事儿,贺子珍一听就点头答应了。虽然她和主席之间有点误会,但她心里清楚,娇娇跟着自己只能过苦日子。可要是到了主席那儿,那就不一样了,孩子能受到好的教育,吃的方面肯定也会改善不少。

尽管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贺子珍还是感到十分难舍,想想这么多孩子里,也就娇娇跟自己相处的时间最长。

听说女儿要回家,主席心里乐开了花,立马提笔给她写了封信:“娇娇,我的乖女儿,老爸心里一直惦记着你呢。”

主席盼了好久,娇娇终于坐车到了香山别墅大门口,主席早就等在那儿了。娇娇下车后,李敏看着周围,一脸懵。

接着,岸英走上前,对娇娇说:“娇娇,这位就是咱们的爸爸,毛主席,赶紧叫声爸爸。”

李敏还没说话,主席就已经一把将她搂进了怀里。

现在李敏叫毛娇娇,她已经回到了主席的身旁。主席呢,就想给她再起个正式的名字。

“行动迅速,说话谨慎”,这是主席给李讷起名时的灵感来源。因为喜欢“行动敏捷”这个意思,主席就选用了敏这个字,于是,娇娇就有了自己的正式名字:李敏。

其实,这个姓氏是来源于咱们主席的一个别名,叫李得胜。那时候,主席在陕北打仗,为了安全起见,他和身边的人都用了不少假名。而在这些假名里,主席特别喜欢李得胜这个名字。所以,当李讷出生时,主席就决定让她姓李,用上了这个名字。后来,李敏出生时,也是用的这个姓氏。

【小孔的家庭】

李敏回到老爸身边后,过得那叫一个快活。那时候,李讷和岸英都在香山那栋大房子里住着。但岸英老是有好多工作要忙,因此李敏和李讷就经常凑一块玩。

搬进中南海没多久,李敏就和她妹妹李讷一块儿去上学了。说到教育孩子,主席可是个行家,用的还是以前那一套好办法。

主席以前特别推崇四大名著,从中收获了很多,因此后来主席建议孩子们先读这四大名著。等孩子们把这些书看完并且理解了,再去读其他的书籍。

看完那些东西后,主席亲手送给他们几本自己写的诗词集。这简直就是主席亲自编写的教科书,里面的内容意义重大,影响也特别深远。

上学时,李敏跟孔从洲将军的二儿子孔令华谈起了恋爱。这事儿没过多久,就传到了主席的耳朵里,但主席没直接点破。后来,李敏自己跟父亲提了这事儿,主席一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还明确表示不会阻拦他们结婚。

不管是以前的岸英,还是现在的李敏,主席都没插手过他们的婚礼大事,就连后来的李讷和岸青也一样。在主席心里,孩子们过得开心快乐最重要。所以没过多久,主席就对李敏说:“有空把令华带来给我看看。”

孔令华或许压根没想过,李敏的爸爸竟然是毛主席那样的大人物。

周末那天放假,李敏对孔令华说,想邀请他到家里做客,顺道也让自己的老爸见见他。想着以后两人要结婚,孔令华立马就答应了,接着他就忙着去买礼物了。

一进门,孔令华就被眼前的景象给震住了,没想到站在他眼前的,竟是笑容满面的毛主席。

“小孔,你可算来了。”主席笑眯眯地打招呼。

这时候,孔令华整个人都愣住了,直到主席开口说话,他才猛地缓过神来。

主席好,我是孔令华,李敏的对象。

这次聊过之后,主席对孔令华特别认可,于是他就跟李敏讲:“娇娇,我跟你说,小孔这人真不错,你们要是想成家,啥时候都行,但最好还是再跟妈妈提一句。”

当然,在这段时间里,主席可没闲着,他仔细询问了孔令华家里的一些情况。

虽然李敏和孔令华已经谈了好一阵子恋爱,但她从没主动问过他家里的情况。她觉得,反正是和孔令华谈恋爱,没必要扯上他家。后来,主席让她去了解一下孔令华的家庭背景。孔令华挺坦诚的,知道的全都跟李敏说了。

【继宁】

这时候主席才知道,小孔其实是孔从洲将军的公子,他在炮兵这行当里可是大有作为,成绩斐然。

没想到是孔从洲将军的公子,这个我认识。

于是,李敏就壮着胆子问主席:“您对我们俩的事,还点头不?”

“没问题,我肯定赞成。”主席乐呵呵地说。

后来,李敏拉上孔令华去找妈妈贺子珍商量婚事。听到说主席已经点头了,贺子珍心里头也是一万个乐意,但她觉得吧,两个孩子还是再等上一年,再考虑结婚的事儿比较好。

这一年,贺子珍提议,咱俩得多充实自己,也就是要多学点知识和技能,这样将来教孩子也方便多了。

他俩都特别认可贺子珍说的话,现在想来那也是个明智的决定。因此,那段时间他俩学习都特别努力,尤其是孔令华,还考上了北京航空学院。所以那时候,主席常常跟李敏念叨:“小孔有好些日子没来瞧我了,他不会把我忘了吧?”

1959年8月份的一天,主席心情挺复杂的,说是喜忧参半吧。为啥呢?孔令华和李敏喜结连理了。这种半喜半忧的心情,想必很多当爹妈的都能理解,主席也是人啊,他也有这种感觉。

在毛泽东主席和孔从洲将军的见证下,孔令华和李敏结为了夫妻。

结婚后,他们夫妻俩就跟主席住一块了。主席心里头对孔令华那是相当满意,老夸他说:“孔令华这孩子真不错,跟他老爸一样,都是实实在在的老实人。”

1962年的某一天,主席心里不踏实,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原因是他的闺女娇娇快要当妈妈了,此刻正在产房里面。

那天时间过得特别慢,等了好久,终于有个人对主席说:“生了个男娃,大人小孩都挺好的。”主席一听这话,心里那块大石头才落了地。

李敏出院后,主席立马找时间来看小外孙。这时,李敏说想让主席给孩子取个名儿,可主席婉言谢绝了。

主席认为这事儿该由小孔家来决定,但孔从洲将军却说,这重担还是交给主席来挑。当然,他也提出了一些条件。

像“虎”、“彪”这些字眼最好别挑,还有那些带木字旁的,像“柏”、“杨”、“柳”之类的也尽量避免。最好是瞅瞅那些名人的名字,从里面挑些字来用,就像“马克思”、“列宁”这些名字里的字就挺不错的。

所以主席笑着回应道:“你这位公公要求还挺高的嘛。”琢磨了一番后,主席挑了个特别有意义的字——宁,这个字是从列宁的名字里得到的灵感。

主席盼着外孙能像列宁一样,把我们的事业继续往前推,于是他就给外孙取了个名儿,叫续业宁。

众人听后,都觉得特别合心意。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