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医自古以来就是咱们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宝贵财富。它代表着咱们民族独特的智慧,让每个人都感到十分骄傲。
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了不起的宝贝在上个世纪可是吃了大亏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那会儿,卫生部的两位高官突发奇想,说要废除中医,全面换上西医那一套。
毛主席得知这事儿后,很快就瞧出了他们思想上的偏差,二话不说就把他们的官职给免了,直接把这两个心思不纯的人开除出了我们党。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那两位部长提出废除中医的提议呢?毛主席为何对此事如此愤怒,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深层原因呢?
【毛主席怒撤两位副部长的职务】
其实,说起对中医的限制,早在20世纪20年代那会儿就有点迹象了。到了1927年,当时中华民国政府的头儿汪精卫,对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挺不感冒的。
汪精卫一当上头儿,立马就开始大搞改革。他特别迷西方那一套,首先就把矛头对准了中医,琢磨着要用西医来把中医给替换了。
汪精卫做事雷厉风行,他特地指派了在日本留学的西医专家余云岫,这位对中医持反对态度的专家,去落实一个长达四十年的计划,目标就是逐步淘汰中医。他铁了心要推行自己的全盘西方化策略。
这话一说出来,不光是医生们纷纷跳出来反对,全国老百姓也都对这个提议不买账,搞得各行各业的人都跳出来大声说不。
瞧见中国人民那坚决不让步的样子,汪精卫政府只能夹着尾巴,悄悄把提案给收了回去,生怕再闹出啥大乱子来。
原以为这事儿就这么算了,但余云岫那家伙还是不死心。他被西医那套东西洗了脑,对中医还是一如既往地看不惯,心里头那股子排斥劲儿,压根就没消停过。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人才特别重视,这让他得以保住自己的地位。余云岫因此被邀请成为第一届卫生会议的特别代表。不过,他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老想法。
1950年那会儿,全国卫生会议开着,他还是老样子,在错路上越走越起劲。直接说中医就是封建时代的老古董,又嚷嚷着要把中医给废除掉。
但这次不一样,他的想法没有像民国时候那样立马就被打压,反倒是得到了两个人的撑腰,他们就是那时国家卫生部的副部长贺诚和王斌。
贺诚和王斌这俩人,医术高超,社会地位也不低。但他们心里头,却特别迷信西方医学,反而看不起咱们自家传下来的中医。
所以,当他们听到余云岫的建议时,立刻觉得非常对胃口,经常聚在一起琢磨怎么大力推广西医。
三个人联手,卫生部就搞出了一套管理规定,比如那个《中医师临时管理办法》啥的。这一弄,中医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简直就是给他们来了个当头一棒,打击大得很。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这个规定要求中医师资格考试得加上三门西医的科目,结果全国差不多有90%的中医因此丢了行医饭碗,这对中医界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老话说,手艺再高也得有材料,要是没了资格认证,医术再好的大夫也难以大展身手。
因为这个新规定,不少中药铺子都关门大吉了,中医看起来日渐没落,感觉马上就要被西医给取代了。但就在这时,大家伙儿终于看到了能挽救中医的一丝希望。
1953年,毛主席跑到杭州这些地方,亲自主导新中国的宪法修改工作。除了这件大事,他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最近才开始实施的医疗制度变革。
可这一瞅真是吓一跳,原本没留意,仔细看了那实施了好一阵子的《中医师临时管理办法》,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他赶紧找了几个当地人打听,这才弄明白,原来卫生部真的出台了那么个规定。
毛主席虽然没专门学过医术,但他心里明白,这种做法对中医行业来说打击有多重。当他亲眼看到那么多中医馆关门大吉,心里的怒火更是蹭蹭往上涨。
经过一再追问,知情的人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幕后主谋是贺诚和王斌。这两个人,竟然还稳坐卫生部副部长的交椅,这让毛主席心里头很不是滋味,感到十分痛心。
当他们显露出对中医深深的敌意,还打算一股脑儿地引进西方那一套,要在咱们国家全面铺开西医时,毛主席怒气冲冲地说:
这种老旧的想法,简直就像古代奴才才会有的一样,现在还有这种想法的人,可真让人想不通啊!
毛主席火了,立马做了决定,没给那两位卫生部副部长啥解释的机会,直接就把他们给撤了。而且,对那些跟着他们、支持他们的人,也给了很重的处罚。
毛主席不仅把两个打算坑害中医的坏蛋给撤了,还自己动手改了医疗政策,里头重点就是要好好支持中医这行。
有了毛主席的力挺和鼓励,中医算是逃过一劫,没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给整垮,反而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好时机。
那以后,中医突然火了起来,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同。有了政策的扶持,中医院和中药企业就像春天的嫩芽,在中国到处冒了出来。
同时,国家也开始重点中医的传承,下大力气发展中医教育和人才培养,成功栽培出很多中医方面的专业人才。
有了政策和制度的帮忙,眼看就要消失的中医总算是保住了命,没被历史忘掉。过了十几年,它不光没消失,现在还越来越亮了。
为啥毛主席对中医有这么深的情感呢?这还得聊聊毛主席和中医之间那说不清的缘分。
【毛主席与中医的不解之缘】
毛主席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挺苦的,那时候西医还没传进来,大家生病受伤,通常就找村里那些随处可见的土郎中给看看。
他们没学过专业的医术,就是靠老一辈传下来的方法,或者一本书上的知识,就在那片黄土地上给人看病治病。中医这行,就是靠这样的方法治病救人,真的挺了不起的。
毛主席长大成人后,还是一直靠中医来保养身体。记得红军在井冈山那会儿,他得了疟疾,身体状况相当糟糕。
心里挂念着主席的卫生员,四处求人帮忙,费了好大劲才搞到了那时候大家都说是“灵丹妙药”的抗生素。可是,主席的身体还是一直没有好转。
最终,还得靠那位被称为“红医高手”的傅连暲。他给主席号了号脉,随后开了几副中草药。没想到,这药效果出奇地好,主席一个劲儿地夸他。
而且啊,长征那会儿,主席因为太过劳累突然生了重病,身子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这可把所有士兵都给急坏了。
他们把延安还有周围地方的西医大夫都请了个遍,想尽了各种办法,但还是一点用都没有。
最后,多亏了中医李鼎铭,他给我做了针灸推拿,还开了中药调理,我这身体才慢慢好转,恢复了健康。
中医曾多次在关键时刻救了毛主席的命,而且它也是我军强大的后盾。在抗日战争那会儿,还有抗美援朝的时候,咱们的队伍里都有很多中医在帮忙。
在伤员众多且抗生素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中医依靠他们的独特疗法和便宜的中草药,成功救治了大量伤员,对我军最终赢得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毛主席曾满怀感情地讲过:“在农村,中医药真的是个无价之宝,这活儿咱们得扛起来。”这足以表明他对中医的深厚感情。
所以,当毛主席发现党内竟然有人对中医心怀不轨时,他特别生气,这其中的缘由其实也不难琢磨。
毛主席对中医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在处理好各种事情后,推出了一系列帮助中医行业发展的措施,这对中医行业来说,影响真的很大。
【毛主席对中医的扶持】
中医是中国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深深扎根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它好处多多,最突出的就是副作用少、价格亲民,还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方面西医可比不上。
说实话,西医也有不少亮点。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毛主席多次和卫生部的大领导们坐下来聊,一边重申了中医的关键作用,一边也夸了夸西医的好处,想着能让中医和西医能够携手并进,共同发展。
毛主席着重指出,咱可不能丢了中医的长处,得把中西医两者好好融合起来,挑好的学,把不好的丢掉,让它们互相帮助,互相补充,达到一种共同进步、都发光发热的好状态。
在毛主席理念的带领下,“中西医疗结合法”在中国很快流行起来。不少大城市里,中西医结合的医院一个个建了起来,中国的医疗改进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现在,咱们平时生病看病,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已经挺常见了,大家的身体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照顾。这都得感谢那些为中西医结合努力过的老医生们,他们的贡献真不小。
我们得铭记他们的付出,特别是毛主席,他在那个时代就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并且为守护中医付出了巨大努力,这事儿咱们绝对不能忘。
结束语到这里,咱们就聊得差不多了。总的来说,咱们今天说的这些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点启发和帮助。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处,让生活变得更好。咱们这次的分享就先到这里,以后有机会再聊别的。
现在,中医这门来自中国的古老医术,正慢慢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变成了人类医学领域里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好的中医不光在全球传开了,还不断在发展壮大,它们的好多学问和实践方法,像针灸、按摩、气功这些,都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和高度认可。
这一切的好结果,都得感谢那时候毛主席和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他们拼尽全力守护了中医。
毛主席他老人家对现在情况的拿捏真准,还特别支持中医,这事儿让我们打心底里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做的这些大事儿,不光现在受益,以后也会一直被人们记在心里,好处多得说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