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由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投资107亿元的大储能生态科技产业园在我市成功签约,将以大储能、大通道、大生态打造闭环产业体系下的新质生产力,助力新能源与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国家“双碳”战略。

此次在泰兴经济开发区投资107亿元,建设大储能生态科技产业园,包括总投资32亿元的新能源材料产业化及研究院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储能系统投资平台及主要零部件产业园项目三个子项目。其中,总投资32亿元的新能源材料产业化及研究院项目2025年正式启动,目前“磷酸铁锂电池高效率高选择性绿色提锂技术”已经中试成功,并取得国家级院士专家团队的验收认证,依托此技术平台建设的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院年内开工,产业化项目也同期规划实施,该子项目的正式落地标志着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在泰兴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创新联合体模式是在2018年7月由中央财经委会议首次,以市场为导向,整合产业链创新链不同环节上的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形成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企业的创新体系也必须是开放的,要与外部创新力量有机衔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领导在今年4月表示,要持续推动各类创新联合体有效运转,真正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
11月28日,由国家发改委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中创新航、格林美、科力远、昆仑集团、海控能源、当升科技、上能电气等储能相关企业,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国家轻工业电池及储能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高校与科研院所,交银金租、国电投融和元储、深投控东海投资、深圳人才集团等金融与人才服务机构共同发起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
据介绍,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将聚焦产业痛点,推进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产业合作、投融资渠道开拓、人才培养、行业交流和抱团出海,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群优势。在由4位院士以及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学术委员会赋能下,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面向市场需求、技术需求和成员需求,分享资源、技术、信息和市场机会,提升整体规模效应,创造增量价值,从而破解行业痛点,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