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今儿咱们就掰扯掰扯婚姻里这摊子事儿。
你瞅瞅现在的小姑娘,打小在娘家金贵着养大,亲爹妈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结果前脚刚嫁人,婆家张口就是"儿媳要像亲闺女"——哎哟喂,这话听着暖心,可您倒是真拿人家当亲闺女使唤啊?
大清早六点就得爬起来煮粥的是谁?
半夜孩子哭得震天响爬起来喂奶的是谁?
公婆住院端屎端尿的是谁?
就这还不够,还得涂着口红踩着高跟鞋跟男人一样在职场上厮杀。
前两天我闺蜜小芳跟我哭,说坐月子第三天就被婆婆催着下床洗碗,
她老公翘着二郎腿在客厅打游戏,婆婆还念叨:"我们那时候生完孩子就下地干活呢!"
说到房子车子更是一肚子火。
现在多少人家嫁女儿,婚房是婆家婚前全款买的,房本上连个指甲盖大的位置都不给儿媳妇留。
可房贷要小两口一起还的时候,婆婆倒会说了:"都是一家人分什么你的我的"。
我表妹去年离婚,婆家买的婚房升值了200万,她天天加班帮着还贷,
结果分家产时一毛钱没捞着,人家说那是婚前财产!
再说这彩礼的事儿,网上总有人说"卖女儿"。
可你算算账啊,现在普通人家养大个闺女,从奶粉钱到补习班,少说百八十万砸进去。
嫁到婆家要伺候一大家子,生个孩子跟男方姓,过年过节都在婆家过,这账怎么算都是赔本买卖。
更别说那些既要女方生二胎随父姓,又骂女方要彩礼的双标狗了。
最可气的是"既要又要"的新标准。
公婆生病了得儿媳妇床前尽孝,岳父母有事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孩子成绩不好怪妈妈没教好,家里乱糟糟怪媳妇不贤惠;
女人全职带娃被说吃闲饭,出去工作又被骂不顾家。

我邻居王姐,白天在银行当柜员,晚上回家还得给全家做饭,
有次累得在厨房晕倒,她婆婆第一句话居然是:"晚饭还没好?"
男人们总说自己压力大,可你细品品:
孩子跟谁姓?
过年回谁家?
谁的名字在房产证上?
谁爸妈住进婚房当太上皇?
现在多少小夫妻吵架,婆婆理直气壮插嘴:"我儿子赚钱养家多不容易"。
呸!现在哪个女人不是又赚钱又养家?
我同事小李工资比老公高两倍,回家照样得给公婆洗脚按摩,就因为她老公说"这是传统"。
更魔幻的是某些男人的优越感。
开着女方陪嫁的车,住着女方出首付的房,孩子让岳母带着,转头还嫌媳妇要彩礼是物质。
我就想问:您这软饭硬吃的本事,祖上是御厨世家吧?
说到底,现在婚姻早该重新算账了。
要么就像东北老妹儿说的:"彩礼该要要,婚房该争争,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传统'"。
要么就彻底现代化:孩子轮流姓,家务对半分,双方父母平等赡养。
最怕有些人家,好的传统没继承,糟粕倒是一箩筐往媳妇身上砸。

姑娘们记住喽,婚姻不是做慈善。
该硬气的时候别怂,该计较的时候别让。
咱们新时代女性,既要得起风花雪月,也算得清柴米油盐。
那些口口声声"传统美德"的双标党,不如先把房产证加上名,再来说"把婆婆当亲妈"的漂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