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挑落公孙瓒,界桥一战被除名

淼淼侃历史 2021-04-28 10:16:48

被袁术视为重要盟友的公孙瓒也是个重量级的割据军阀,他有着过人的军事天赋,手下军队战斗力很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都曾是他的下属。公孙的整体实力一度强于袁绍,但后来却越来越保守,退居所谓的“易京”不再出来,没有什么作为,而对手袁绍却在一天天壮大。

公孙瓒与刘备同出师门,都是著名学者卢植的学生,但公孙瓒比刘备要优秀得多,在军事领域的才能要比刘备强得多。公孙瓒也参加了镇压黄巾起义的行动,从那以后公孙瓒就被封为涿县县令,刘备正是居住在此县。后来公孙瓒也是平步青云,担任了中郎将、辽东属国长史等,官运亨通的他开始步入军界。几乎每次战斗,公孙瓒都是能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气势足,冲劲猛,视死如归的那种暴走状态,与之对抗的敌人也是纷纷胆寒。公孙瓒一步步打出了自己的威望,史书上记载,敌人在半夜听到公孙瓒的声音,都是胆颤心惊,生怕下一秒就被收割了。

公孙瓒喜好以白马为坐骑,也是成为了一个标志,而敌人之间也是打着十二分精神,看到骑白马的,躲之不及!因为敌人对这个骑白马而心里产生恐惧缘故,公孙瓒索性组建了自己的骑兵战队,让一些马上功夫好的战士来训练,由此公孙瓒被冠以“白马长史”的名号。多有数千人骑着白马作战,威风凛凛,战斗力颇高,此队伍被称为“白马义从”,是汉末最有战斗力的几支军队之一,有的三国爱好者把它列为所谓汉末三国“四大王牌部队”之中。

骑兵更是决定战斗结果的重要因素,“白马义从”攻无不克,跟其作战的对手也是损失惨重,袁绍清楚地认识到,想到拿下公孙瓒,必须先解决骑兵“白马义从”。袁绍集团也是绞尽脑汁但是也终究想到了应对的办法,让将领训练一支“大較队”出来,并专门打造这种兵器大較。至于大戟是什么样子的兵器,史书没有记载,估测应该是一种带钩带刺的长枪,就像水浒里面徐宁大破呼延灼连环马的“钩镰枪”,袁绍秘密的训练这些拿“大戟”的军士,反复模拟、时刻准备挑翻公孙瓒。

公元192年,两军会战界桥,两军在界桥以南二十里的地方开战,公孙瓒一方蓄势待发、数千白马骑兵的衬托,气场显得尤为强大,杀手锏“白马义从”更箭在弦上。袁绍这边也是摩拳擦掌,正等着给公孙瓒的正面一击,只是所表现出来的气势没有公孙瓒足,队列不整,斗志不高。

公孙瓒也是想一口吃下袁绍,站好队形也就直接宣布开战,数千名“白马义从”呼啸而出,场面比袁绍倒是壮观,但此时袁军前列的步兵,趴下身子用皮盾保护身体,还是不动,等待敌人的骑兵到来。“白马义从”的军士们也都是马上高手,冲锋的过程中就开始,射箭攻击,但袁绍这边已经做好了防范,打在了皮盾上。

就在骑兵冲到眼前的时候,这几百骑兵突然起身,以一种怪异的武器冲着“白马义从”的整个马群刺来,“白马义从”夹杂着痛苦的叫喊声纷纷落马。这几百步兵就是袁绍苦心培养的“大戟士”,他们手中的武器就是为“白马义从”专门打造的“大戟”,“白马义从”从来没有认为自己会失败,毫无防备,结果,“白马义从”就此覆灭,在史书里面也没有再提过。公孙瓒在此次界桥之战中大败,这成为双方实力发生转折的一战,战后袁绍成为北方地区最强的割据者。

0 阅读: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