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河南省肿瘤医院顺利开展超显微外科高难度手术治疗淋巴水肿

医事汇 2023-11-02 17:25:00

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一动胳膊就肿胀难忍,像个棒槌一样不能弯曲……

近日,患有淋巴水肿的张女士,终于摆脱这样苦不堪言的生活。

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淋巴水肿团队,成功为她实施了“血管化淋巴结组织瓣联合淋巴管-静脉吻合(VLNT+LVA)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填补了河南省这项技术的空白。

5年前,张女士罹患乳腺癌,经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但术后出现了右侧上肢肿胀的问题。近三年来,肿胀情况逐渐严重,手臂肿胀难忍、不能弯曲、几乎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十分不便。尝试过保守治疗,但收效甚微,“如同梦魇一样,如影随形,痛苦不堪”。

为了彻底解决病痛,经人介绍,张女士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淋巴水肿门诊。副主任医师郭旭辉详细查体后,认为患者右上肢组织水肿,皮肤增厚、粗糙,确诊为淋巴水肿,收住入院。

【梦魇:三成乳癌术后有此并发症】

淋巴水肿,就是因一些原因造成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淋巴液在组织间隙异常增多而导致的局部阻滞水肿。

其中,90%都是继发性淋巴水肿,而根治肿瘤的淋巴清扫术,是导致继发性肢体淋巴水肿的常见因素,比如乳腺癌根治手术。

据研究,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和放射治疗的患者,出现患肢淋巴水肿的几率高达30%左右。如果放任不管,可导致肢体炎症反应、反复感染、溃烂等,后期可转为恶性病变。

当前,淋巴水肿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仅适用于轻度淋巴水肿患者,但如果效果不佳或水肿程度重,患者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黑马”:新技术难度高、效果好】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术(VLNT)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手术方式。去年,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挑战极限,在头发丝儿粗细的淋巴管和静脉血管上搭建回路,全省率先完成“肢体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

完善检查发现,张女士的病情较重,单纯的“肢体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很难达到持续消肿的效果。

专家讨论决定,为其实施远期消肿效果更好、但手术难度更高的手术方式——“血管化淋巴结组织瓣联合淋巴管-静脉吻合(VLNT+LVA)术”。

简言之,就是用患者腹股沟(大腿根部)带血管的淋巴结及周围的脂肪组织等,以皮瓣形式游离,移植到水肿的右侧上肢,再通过吻合发丝粗细的淋巴管-血管,重建淋巴通路,减轻肢体淋巴水肿症状。

通过高频彩超、激光淋巴成像仪检查,郭旭辉选择并精准定位功能性淋巴管和引流静脉,并制定详细手术方案。

在高倍显微镜的加持下,龚喜龙和王启隆医生在实施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制备“淋巴瓣”时,术中通过激光淋巴成像仪定位功能性淋巴结

术中实施淋巴静脉吻合,通过荧光显微镜显影淋巴液回流良好

郭旭辉、龚喜龙及团队的默契配合,使用高端荧光显微镜及激光淋巴成像仪,在30倍放大镜的辅助和吲哚氰绿荧光模块的加持下,历时7小时完成手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张阿姨的病根。

术后第3天,张阿姨感觉右上肢肿胀感较术前明显减轻,术后一周顺利出院。

郭旭辉说,基于超显微外科技术的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手术(VLNT)是治疗该疾病新的探索方向,其消肿效果显著、手术瘢痕隐蔽,并发症少等优势,逐渐成了淋巴水肿治疗选择的“一匹黑马”。目前国内能独立开展此项技术的单位极少。

本次手术所取的超薄血管化的淋巴瓣,有效避免了传统淋巴瓣移植后出现的肢体臃肿,患者术后感受更好。

(王晓凡)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