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苏轼)不仅是宋代文学巨匠,更是一位深谙养生之道的实践者。他的养生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智慧,结合个人经历,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生活哲学。以下从心态、饮食、运动、作息、医药五个方面解析其养生之道:
一、心态养生:豁达乐观,随遇而安
苏东坡一生历经贬谪、流放,但始终保持超然心境,其养生核心在于“养心”:
1. “此心安处是吾乡”
无论身处逆境(如黄州、儋州),他都能苦中作乐,将贬谪地视为修炼场,通过诗文、书法排解压力。
2.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主张接受生活的无常,以平和心态面对得失,这种“佛系”态度与其儒家中庸、道家无为思想相通。
3. 亲近自然
常登山、游湖、观月,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安宁,如《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二、饮食养生:清淡节制,因地制宜
苏东坡精通烹饪,却提倡“俭以养德”,饮食原则如下:
1.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主张饿了再吃,不暴饮暴食,保持七分饱(类似现代“轻断食”理念)。
2. “粗茶淡饭,因地制宜”
- 被贬黄州时,发明“东坡肉”(用廉价猪肉慢炖),强调“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 在海南以“牡蛎”为食,称“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自嘲中见智慧。
3. 食疗方
- “东坡羹”:用菜羹、豆粉、山芋熬制,低脂高纤维。
- “茯苓饼”:以茯苓粉和面粉制作,健脾安神(见《东坡志林》)。
三、运动养生:导引按摩,动静结合
苏东坡反对久坐,推崇**“导引术”(古代气功)和日常运动**:
1. “八段锦”改良者
他记录的“养生十六宜”(如“发宜常梳、面宜常擦”)与八段锦原理相似,强调经络疏通。
2. 散步与劳作
每日坚持散步,称“饭后步千步,不用上药铺”;在黄州亲自耕种“东坡”,通过劳动锻炼身体。
3. “龟息法”
模仿龟类呼吸,主张“呼吸细匀,深纳缓吐”,以调节气息、宁心安神。
四、作息养生:顺应天时,规律作息
他遵循**“天人相应”**原则,作息极有规律:
- 早起:“闻鸡而起,盥嗽毕,即穿衣行功”(练导引术)。
- 午休:“饭后必卧,觉而后起”,利用午时养心。
- 早睡:“一更(21点)便睡”,避免熬夜(曾批评“夜饮达旦”为“伐性之斧”)。
五、医药养生:自制方药,防大于治
苏东坡精通医药,与沈括合著《苏沈良方》,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
1. 采药制药
在庐山等地亲自采集茯苓、枸杞等药材,自制丸散。
2. 简易疗法
- 用生姜、红糖治感冒,用艾草灸足三里保健。
- 强调“养生者,不过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而已”,反对滥用补药。
现代启示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不依赖昂贵条件,而是通过心态调整、生活习惯优化实现健康。对现代人的启示包括:
- 用“减法思维”应对焦虑,如减少无效社交、简化物质需求;
- 坚持“微运动”(如办公室拉伸、饭后散步);
- 培养“慢饮食”习惯,细嚼慢咽、节制总量。
苏东坡曾说:“养生者,不过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而已,不必服金石奇药也。” 这种回归生活本质的养生智慧,至今仍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