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不学非学丑,灵魂拷问,暴露愚昧无知

七陆书法 2025-04-16 15:08:55

很多人在面对曾翔先生书法的时候都会发出这样的质问:“这么丑的字拿出来干什么,就为了恶心人吗?”当得知曾翔先生注重从砖瓦简牍这些民间散迹中汲取营养,创造书法作品的时候,又有人提出质疑:“古代有那么多好的书法不学,非要学这些丑的。”

不用说大家也能清楚,提出这类疑问的人都是不懂书法,不懂艺术的门外汉,他们对艺术美的认知大多屈从他人观点,而其独立的审美认知也仅仅停留在作品表面,看一幅书法作品就能引发恶心,只能说这种人即无知又矫情。

书法的美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显然绝对不会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书法美是随着时代文化特征而不断改变的。

丑书鼻祖赵文渊唯一流传于世的作品《华岳庙碑》,也曾被吐糟“《华岳碑》字偭古法,浅陋鄙野,一见欲呕。”,然而今天看来不过尔尔,与今人丑书相比还显秀美,甚至今人还感叹那个时代居然有如此创新,并且能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颜真卿楷书在唐朝时并未被人推崇,若不是鲁公强大的人格魅力支撑,换做旁人所做恐怕也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了,然而今日《麻姑山仙坛记》却被尊为天下第一楷书。

所以对于今人书法的审美不能一味地用古人对书法的去评价,要结合当今社会人文特征去审视,要与时俱进的去看待今人的书法作品。

用时代的眼光去评判书法美,需要从多种角度去探寻和思考,仅仅停留在表面是永远无法真正体会书法之美的。

美尽管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总结,但是审美却极其主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美的判断标准,有人注重表面的美丑,还有人注重内心的善恶,钟无艳冒死劝谏,成就齐宣王霸业,谁又能只看到她的丑。

同样,有的人只能从曾翔先生书法当中看出丑,但是也有人能够感受到曾翔先生展示的力量和精神。

那么书法家到底应该如何去展现美?应该去展现怎样的美?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就要充分展示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引发观者深层次的思考,所以书法美并不应注重养眼,而是要展示内涵。一幅书法作品带给观众的不应仅仅是好看而已,而要能够耐人寻味。书法的美往往流于表面而是引发思考后的畅快感受。

绮绣华裳‌能穿出美,粗布麻衣也能展现气质,美并不是仅仅置于殿堂当中,民间更具美的源泉,艺术家就是要从最朴实最真实的角度去发现并展示美,而非一味的锦上添花。

曾翔先生于二王体系深耕许久以后,能够抛弃二王上溯文字和书法的源头,探索不为人重视的领域,这是极具勇气和魄力的。一方面说明他的书法并非无根之木,同样是在传统中进行探索和发现,另一方面他要在平凡中发现艺术,并将平凡塑造成艺术,这不可谓不伟大。

曾翔先生书法带给人们的不应是书法美丑的问题,而是书法面貌的多元化,书法不应被局限于古人创造的藩篱当中,而应该有时代发展的特色。

保持书法的与时俱进,是今人书家为书法发展必需的职责,书法不能在我们这个时代停滞,要发展,要创新,要对后世书法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这样后人在评价当今书坛的时候,才能有论述的价值。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