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T3出行、曹操出行、一喂顺风车等网约车平台的出现在给网约车司机们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促进了网约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说到网约车近几年的发展,相信除了能够实现乘客随时随地打车的需求外,在平台评价系统的监督下,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也是网约车能够站稳市场的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网约车高质量的服务跟他的评价系统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这一背景下,司乘矛盾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
为了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乘客,很多平台都有自己的评价机制。当发生司乘矛盾乘客选择投诉时,平台会对司机的行为进行对应的处罚。
近日小编从某网约车司机跟平台的对话中了解到,除了在面对乘客的投诉时,平台会对司机的行为进行判责外,一些平台的系统还会通过自动检测进而对司机的行为进行处罚,这样的机制之智能,让小编感到震惊。
小编了解到这位司机在接到特惠订单后,到达乘客的上车地点准备出发,乘客告知司机自己要先去另一个地方接个人。司机当即向乘客表示自己只能按导航走。
在遭到司机的拒绝后,乘客二话不说就要下车,表示不坐了。见乘客要下车,司机也没有办法就让乘客取消订单,乘客在进行操作时,对司机进行了语言上的辱骂,司机当即让乘客进行道歉,乘客不肯,双方就此事发生了冲突。
后来警察介入,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后,对乘客进行了劝说教育,乘客一方也向司机道了歉,这场矛盾最终以司乘双方握手言和收尾。
司机也以为这件事情就到此结束了,谁知过了几天司机竟收到了平台扣8分的处罚,原因竟是自己服务态度不佳。司机给客服打电话过去询问原因,得到的说法让司机更加气愤。
客服表示,由于主观像对应的是乘客在行程中的主观感受,任何第三方平台都是无法精准探测的,所以平台会先通过系统过滤,排除乘客异常投诉,同时将标准放宽到500单内,统一主观像,每三次扣一分。
面对客服的这一说辞,小编和这位司机一样,除了似懂非懂之外更多的是无奈。司机表示:平台没有为我们司机来考虑事情,这样的规则反而给我们增加了负担,那我们司机的权益该由谁来保障?
“我们司机的权益应该由谁来保障?”想必这是大多数网约车司机都想发出的疑问。很多人表示网约车的本质是给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其次才是服务,如此“保障”乘客的权益而不去考虑司机的感受,难道不是偏离了发展的轨道吗?这样下去真的有利于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吗?
小编觉得,注重司机在面对乘客时的态度固然重要,但是权益的保障是相互的,监督和评价也是相互的,当发生司乘矛盾平台进行判责时,应该公平公正,别让司机寒了心。
毕竟,平台离开了司机这一运力,基本上很难运转下去,他们的合法权益需要平台给予保障,也只有这样网约车行业才能健康长期地发展下去。
对此,你怎么看?
平台只注重它们自己的利益,那管司机死活?什么都是司机的错不管原因,只要有投诉都是司机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