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教龄换不回尊严,"合同工"不该成为权益真空带

篱角黄昏 2025-04-14 14:24:39

山东泰安技师学院教师张莉在任教31年后,临近退休仅3个月时被学院以“合同到期”为由解聘,月薪仅2000元,远低于在编教师。尽管她曾获26本荣誉证书,却因合同制身份长期遭遇同工不同酬,甚至被断缴社保、停发工资,直至多方投诉才勉强获准退休。

合同制本为灵活用工,却被部分单位异化为压榨工具——规避无固定期限合同、压低薪资、逃避社保责任。更讽刺的是,涉事学院作为教育机构,本应为人师表,却对奉献半生的教师如此冷漠,折射出体制性歧视的残酷现实。

张莉的遭遇绝非个例,而是千万“编外劳动者”的缩影。法律虽规定同工同酬、无固定期限合同等保护条款,但执行常被“身份门槛”架空。要终结这种不公,需强化监管刚性,让劳动尊严不再依附于“身份”。否则,今天漠视一位老教师的权益,明天就可能轮到每一个普通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