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人口问题”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特别是进入2022年后,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后,意味着我国正式步入了人口负增长周期,并且短期内难以走出该困境。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年轻人观念的变化、丁克数量家庭增多、高房价压力下年轻人生育欲望降低等等,但在这些数据背后,有这样一则数据更加触目惊心:离婚率。
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到2021年,我国离婚率已经连续上涨19年。具体来看,2021年天津市离婚率高达51.49%,黑龙江、北京、新疆、吉林、重庆、辽宁、湖南、内蒙古、山东、上海、湖北离婚率超过40%。离婚率的计算方式为:当年离婚人数/当年结婚人数,这也意味着上述这些省市中,每两对结婚的年轻人可能其中一对未来就要面临离婚的问题。
对于年轻人离婚率逐年增长的问题,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表示:“现在我见到年轻人,我都会劝年轻人说你们不要去买房子,但劝了也没用,特别是男生,要没房子哪行,女朋友同意,丈母娘也不同意,这是社会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气氛”。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也曾评价过:高房价不但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更毁掉了无数年轻人的爱情。对于当前现状来说,房子几乎已经成为了婚姻的门槛,贝壳研究院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超八成受访女性认为,婚前需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且越年轻的女性这一观念越强烈。
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房子占据了8成以上的资产,正是由于其超高的价值,也导致其成为夫妻离婚后的“必争之物”。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夫妻离婚纠纷往往是因为孩子抚养权问题,然而这已经是过去的说法,《婚姻家事法律服务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85.25%的离婚诉讼涉及房产分割问题,70.52%的离婚诉讼涉及子女抚养问题,由此可见在房产分割问题上,夫妻产生的纠纷往往更为严重,许多夫妻更是因此闹上法庭。
与此同时,过去10年来,关于“结婚骗房产”的事情也愈发频繁,由于相关制度尚未健全,不少人钻取政策漏洞利用结婚的方式来骗取另一半的房产,对于受害方来说,不仅资产遭受了损失,心灵上也遇到了难以弥补创伤。正因如此,最近几年我国也在不断修改《婚姻法》,对于相关条例进行补充完善,与此同时民用百科全书《民法典》也提到了房产分割的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笔者将上述新规进行了归纳与整合,将夫妻房产分为“个人房产”、“共同房产”、“涉及第三方”三种情况,6月起,夫妻离婚后,房产一律按照“新标准”分配,无须再争了:
1、属于夫妻间个人房产的情况(3种)
一般来说,有3种情况属于夫妻双方的个人房产。第一,在结婚前,其中一方利用个人资产买下的房产,全款或者婚前已经还完房贷,并且房产证上只写了自己的名字,那么该房产属于个人资产,另一半无权分割;第二,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其中一方父母为其购买了一套房,由父母承担购房款或者房贷,并且房产证上只写了其子女一个人的名字,则属于个人资产;第三,结婚后,其中一方能够拿出有效的证明是自己承担了购房全额资金,并且房产证上没有另一半的名字,则属于个人房产。
也就是说,要证明是个人房产,需要三个方面要素,1、能够证明房子是自己全额出资,没有另一半参与相应买房或者还贷行为。2、在房产证上只写了自己一个人的名字。3、其他人的赠与行为,并且另一半没有参与出资,且房产证上只有受赠一方的名字。那么这样的房子一般来说属于夫妻间个人房产,另一半无权分割。
2、属于夫妻共同房产的情况(4种)
以下四种情况出现,则房子属于夫妻间的共同房产。第一,结婚前,其中一方全款或者已经结清住房贷款买了房,在婚后加入了另一半的名字,这种情况一般视为夫妻间的赠与行为,那么房产则属于共同资产;第二,夫妻结婚后,双方一起买房并且共同承担房贷,那么无论房产证写了其中一方还是双方的房子,一律视为共同房产,均有权分割;第三,结婚后其中一方的父母买房,并在房产证上写下夫妻双方名字,则视为父母的赠与行为,该房产属于共同房产。
最后一种情况比较复杂,但也是十分常见的情况。即双方结婚之前,其中一方的家长出资承担了首付部分,房贷部分由结婚后夫妻承担,那么该房子如何分配呢?1、如果房产证上登记的是出资家长子女的名字,那么“首付”部分属于个人资产,“房贷”部分属于共有资产;2、如果房产证上登记的是双方的名字,那么首付以及房贷均属于共有资产。
3、涉及第三方参与(2种)
第一种情况,父母离世后通过继承获得的房产。如果父母离世前明确立下符合法律效应的遗嘱,明确提到了房子归子女个人所得,则子女获得的房产属于个人房产,如果子女获得后填写了另一半的名字,同样属于夫妻间的共有房产。如果没有立相关遗嘱,则继承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房产,另一半有权参与房产分割。
第二种情况,提前为子女准备的房子。许多家庭在经济条件宽裕后,也会为子女准备一套房。那么房产分割涉及三种情况:第一,如果房产证上写了父母及子女的名字,则按照人数来“均等分割”;第二,如果只写了女子的名字,但子女尚未成年,则属于夫妻之间的共同房产;第三,如果只写了子女的名字,且子女已经成年,则属于父母的赠与行为,双方均无权参与分割。
当然,除了不可挽回的纠纷外,不少夫妻离婚往往是“一时冲动”,在过去婚姻法完善前,夫妻办理离婚手续十分快速,当天上午办理手续,下午就能够离婚,不少人想要回头也已经来不及。为了避免类似的问题再出现,减少离婚率,《民法典》增设了冷静期”的规定,简单来说就是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的30天内,其中一方可以选择撤回申请,申请满30天后还需要双方同时到场申请离婚证,否则视为撤销离婚申请。
与此同时,为了降低离婚率,各方都在积极作出努力,比如许多地方延长生育假期,延长了十几天到数月不等,专家也在纷纷出谋划策,建议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以及经济补贴措施,覆盖从怀孕保健到孩子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加强相应的补贴等等,相信随着未来一系列新规发布,我国离婚率能够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