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单身人口数量的增长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南开教授原新指出,中国有3000万男性难结婚,这一数据背后,单身人士未来的养老问题愈发凸显。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深入探讨单身养老的相关话题,试图从日本的经验与现状中,寻找对中国的启示。

在社交媒体上,单身养老话题热度颇高,尤其对于80后、90后而言,他们成长过程中,身边大人多是成双成对,单身长辈常被视为反面例子。可如今,观念逐渐转变,单身不再被一味排斥。而日本作为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其养老经验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借鉴。
日本的养老观念与中国存在差异。在中国,人们谈及养老,多从50岁或60岁退休后开始设想,关注的是摆脱工作束缚后的自由生活,如周游世界、上老年大学等,因此对财富积累有较高要求。而在日本,人们探讨养老时,更多考虑的是70岁、80岁甚至90岁的生活。这反映出日本老龄化程度更深,也促使他们更早且更深入地研究养老问题。

从家庭关系角度看,日本家庭模式与中国不同。日本团块时代(60年代 - 80年代经济繁荣期出生的人群)的人掌握着社会大量财富,他们受西方教育理念影响,注重子女自食其力,亲子关系相对独立。孩子成年后,与父母各自生活较为常见,较少出现子女掏空父母钱包或父母帮子女带孩子的情况。
相比之下,中国亲情关系更为紧密,但也正因如此,单身人士养老缺乏足够参照。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家庭模式也在变化,养儿防老逐渐不现实,许多中国老人甚至反过来帮助子女养育孩子。

在日本,单身或独居养老是常见状态。日本实施护理保险制度,40岁以上工作人士强制缴纳,退休后可用于支付上门护理、打扫卫生等服务费用。
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护理保险刚实施时,49.1%的老人与子女生活,到2020年这一比例降至30%;2007年独居老人占比10.7%,2019年接近30%。这表明越来越多日本老人选择独自生活。而且,主动选择独居的老人生活满意度较高,甚至高于有伴侣的老人。

回到中国单身人士养老的核心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财富准备。由于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伴随高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速度快,人们难以算清养老所需财富。但随着经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通货膨胀放缓,养老财富规划将更具确定性。

以日本为例,他们能相对清晰计算养老费用,若想拥有较好的养老设施与服务,每年花费约十几到二十万人民币,十年约200万。中国未来或许也可参考这一金额进行养老储蓄规划。同时,打造被动收入至关重要,无论是房屋出租收租、股票分红还是国债收息,都是积累现金流的方式。
住所选择对单身养老影响重大。许多人受《瓦尔登湖》影响,幻想在乡村隐居养老,但实际上,城市养老对单身人士更靠谱。在城市,熟悉的环境意味着稳定的社会关系、便捷的医疗资源以及丰富的生活服务。比如北京二环内部分社区为老人提供洗澡服务,而乡村或低线城市在老年服务设施与人力方面相对匮乏。
日本社会学家山野千鹤子强调,熟悉的地方对老年生活满意度至关重要。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饮食习惯、心理需求等都促使人们回归熟悉环境。比如北方人年纪大了会更想念家乡的面食、热粥。从日本经验看,居家养老逐渐受青睐,尽管日本有护理保险支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但随着老龄化加剧,护理人才短缺问题也开始显现。

上野千鹤子
健康是单身养老的关键因素。日本研究表明,日本人死亡原因主要为癌症、心血管疾病、衰老以及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延缓这些“生活习惯病”的出现,日本政府积极倡导中青年保持运动习惯,改善生活方式。因为这些疾病不仅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也给医疗保险带来巨大压力。
对于单身养老者,身体疾病尚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预防,而像阿兹海默症这类认知障碍疾病则更令人担忧。65岁以上人群阿兹海默症患病率在5% - 10%,80岁以上高达20% - 40%。目前,该疾病难以预防和治疗,是单身养老面临的重大挑战。

关系网络在单身养老中不可或缺。山野千鹤子认为拥有真正信赖的朋友和亲戚,是决定老年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单身人士,良好的关系能维持情绪稳定、促进身心健康、提升养老满意度。但这种关系并非自然形成,需要年轻时用心经营。女性在构建和维持关系方面相对更有优势,比如因孩子结缘的“妈妈有”群体,孩子长大后她们的关系依然存续。

山野千鹤子
相比之下,男性在职场建立的关系多随职场角色变化而消散,因此男性若有单身养老打算,需更有意识地经营人际关系。
情绪心态同样影响着单身养老生活。许多人对单身养老感到恐惧,源于看到他人为长辈养老,担心自己老无所依。但实际上,独生子女的成长经历使这一代习惯独自面对生活,且现代科技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多元获取情绪价值的途径,不一定依赖伴侣或家人。
从日本的“满足死”理念来看,理想的死亡方式是在自己家中,回顾一生无憾后离世。单身养老在面对死亡时,可能相对少了来自家属过度干预的压力,能更坦然接受生命的终结。
中国3000万男性难结婚,单身养老问题亟待重视。通过借鉴日本经验,我们在财富储备、住所选择、健康管理、关系经营以及情绪调节等方面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单身养老并非孤独终老的代名词,而是一种需要提前规划、积极面对的生活选择。希望社会能为单身人士养老提供更好支持,也期待单身人士能尽早掌握人生主动权,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好充分准备,在未来成为快乐的老人 。
文章来源:起朱楼宴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