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3万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项目来了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 2025-04-25 11:19:36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消息,近日,内蒙古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了 “通辽市昌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再生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首次信息公示”,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迈出建设步伐。此项目聚焦废旧锂离子电池、报废光伏机组、风机叶片等回收利用,致力于打造集梯次利用、拆解破碎及储能项目建设为一体的新能源再生利用产业体系。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动力锂电池装机量持续攀升。然而,动力锂电池 5 - 8 年的使用寿命,使得退役锂电池的处理与回收问题日益凸显。目前,电动汽车退役锂电池主要有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两种处理方式。梯次利用将衰减的动力电池二次应用于储能等领域,但最终仍需拆解回收。锂电池拆解回收通过物理、化学手段提取有价金属、石墨等重要资源,火法和湿法回收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在此背景下,通辽市昌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规划极具前瞻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梯次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 1 万吨、拆解破碎废旧锂离子电池 2 万吨,拆解报废风电、光伏机组 2 万台,并配套建设储能项目。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将为项目注入活力,自动化拆解、快速分选成组、剩余寿命评估、有价组分综合回收等先进技术,有望大幅提升回收效率与资源利用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融入,也将助力实现项目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然而,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市场集中度较低,整体呈现分散状态。尽管国内头部企业产能可观,“白名单” 企业综合年生产能力超 100 万吨,计划处理能力超 425 万吨,但多数企业生产线未能满产,产能闲置问题突出。此外,废旧电池回收规范性不足,部分资质不全的企业进行粗加工,不仅降低了回收利用率,还带来环境污染与安全隐患。

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自 2018 年至 2023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公示 5 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 “白名单”,156 家企业入选。入选企业在设备、工艺、设施等方面均需满足严格的技术、环保指标要求,“白名单” 制度对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与规范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列入鼓励类目录。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溯源管理、质量认证,研究制定技术规范,并开展专项检查行动。

通辽市昌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再生利用项目的实施,不仅顺应了国家政策导向,也契合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项目建成后,有望在解决退役新能源设备回收难题的同时,为当地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通辽市在新能源再生利用领域走在前列,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

0 阅读:47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

简介: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