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彻底否决俄罗斯方案,中俄的能源命脉,必须抓在中国手里

赵诗琪说全球 2025-04-24 10:05:00

中俄新天然气管道方案有重大调整,中方否定了俄方提议,强调中俄能源合作的主导权必须掌握在中国手中。

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在能源论坛上称,中俄正商讨“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路线选择。

他指出关键在路线选择:一途经蒙古国,二则不经过。管道将穿越俄罗斯领土直达中俄边境的后贝加尔斯克。

张汉晖大使强调,关键细节在于他否定了俄方提出的过境哈萨克斯坦方案,因中方计算显示,该供气路线成本过高。

大使表示,过境哈萨克斯坦不可行,因唯一管道已超载,输送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至中国。中国多地开采天然气,沿原路线输送俄气需建新管道。

我已向俄罗斯合作伙伴表明,此方案不现实且不可行。

张汉晖大使提及天然气定价,指出中俄间已有稳定运行管道,故价格问题易达成共识,强调价格国际化,表示双方能解决该问题。

自2022年“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谈判启动后,中方保持低调,鲜有消息放出。相关信息大多源自俄罗斯与蒙古高层。

中方此次罕见就管道问题表态,且信息量巨大,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信号。

重点是路线规划。2019年底“西伯利亚力量1号”建成后,中俄即计划2号管道。鉴于1号及远东管道均经东北入境,阿尔泰路线施工难已废,故初议经蒙古或哈萨克斯坦。

讨论研究后,双方确定途经蒙古的方案。蒙古对收费表示高兴。2022年俄乌冲突后,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预计“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将于2024年底建成,向《金融时报》乐观透露。

为何他的预测未实现?关键在于天然气定价问题。这是探讨的第二个要点。

国与国建天然气管道需签配套供应协议,通常为期数年乃至数十年。如2014年“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中俄签30年供销协议,合同总价值4000亿美元。

天然气定价至关重要,是协议达成的关键。2022年9月,普京表示,中俄就“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参数几近一致,唯价格问题待议。

价格问题谈判超两年,蒙古失去耐心。去年9月普京访蒙前,蒙政府宣布将“西伯利亚力量2号”排除未来5年规划。虽普京承诺折扣天然气,但蒙古反应平淡,认为中俄谈判已暂停。

蒙古未料,俄罗斯迅速与哈萨克斯坦接触,提议天然气管道过境,哈方积极响应,表达谈判意愿。

蒙古现感焦急:今年2月,蒙总理表达了与中俄商讨2号管道的意愿;上月,蒙能源部已派员前往莫斯科进行协商。

张汉晖大使提及哈萨克斯坦路线的背景是:俄方经哈运输便捷且市场广阔,远超蒙古;但中方需扩大工程,因西气东输管道已满载,再建俄气管道颇为复杂。

另外,途经哈萨克斯坦或需借用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若俄罗斯天然气使用该管道,我们或需减少自土库曼斯坦进口的天然气量。

最后,张汉晖大使提出的新路线引人注目,即中俄直接相连,不经第三国,由东北边境的满洲里进入我国,后贝加尔斯克紧邻内蒙古满洲里。

此方案系中方首次提出,俄方此前亦未曾提及此类路线。

中方主动提及天然气定价问题,结合当前国际局势,种种迹象显示中俄能源合作或将迈出大步,且“中俄能源命脉”主导权或将大幅倾向中国。

0 阅读:35

赵诗琪说全球

简介:赵诗琪说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