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17军的军长和政委相继叛变,两人顽强活到建国后,最后结局如何

漫步时光旧梦 2025-04-17 14:51:22

【前言:】

革命路上,有好多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英雄们,可也不乏那些胆小如鼠、背叛信仰的卑鄙之徒。

今天咱们聊聊的是两个家伙背叛红军,向反动派低头的凄惨事儿。

真没想到,这俩人竟是多年的老搭档,以前在同一个部队,一个当军长,一个做政委。

这里面到底藏着啥样的故事呢?

【红17军的覆灭:】

1933年那会儿,鄂东南的革命根据地打赢了“第四次反围攻”的大仗,算是在当地稳稳地扎下了根。国民党的好几万大军拿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为了夸奖他们的贡献,中央决定把鄂东南的独立三师跟赣北独立师合并起来,组成新的红17军,给他们一个正式的队伍名称。

毛主席在一次会上夸他们呢:“赣东南那块地方,他们干得好,把国军的一大批人都给收拾了,把老蒋急得直跳脚!”

同时,毛主席特地给红17军的头儿张涛和政委方步舟通了电话,叮嘱他们别太松懈。他说:“两位啊,听说你们打了场漂亮仗,肯定心里美滋滋的。但我这会儿得给你们提个醒,别高兴过了头。现在的局势还是敌人比我们强,所以你们两个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得一直准备着,随时整军打仗。”

张涛和方步舟口头上说懂了,但心里其实没太在意。他们觉得国民党这次被打得惨了,估计短时间里不敢再来找麻烦,所以就开始松懈下来,不那么警惕了。

但是,蒋介石绝不会让自己输掉。就在第四次围攻结束后没多久,他就纠集了几十万大军,开始对共产党的各个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的围攻。

有人说起这次围攻,说是国军的队伍多得跟夏天的蝗虫似的,到处都是,而且他们的武器这次也升级了不少,铁了心要把共产党的队伍一网打尽。

国军悄悄地把共产党的地盘给围了起来,他们一声不吭,就等着蒋介石发话呢。

红十七军被大军团团围住,政委方步舟急得直跟军长张涛说:“老蒋这回是动真格了,可咱们的防线还没完善呢,这可咋整啊!”

没错,这好几个月里,红17军自以为安全得很,就没怎么建防御设施,反倒去忙别的事情了,这完全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不管啥时候,安全总是头等大事。

军长张涛急得不行,他无奈地摆了摆手,说:“我现在真没辙了,只能到时候随机应变,走一步算一步吧。”

士兵碰到这样的指挥官,运气可真是差到家了。

就这么着,红17军在完全没准备好的时候,只能拿着人数少、装备差的队伍,去跟那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硬碰硬。这结果,不用想也知道会咋样。

红17军的战士们个个勇猛无比,都在拼命打仗,靠着有利的地势给国军带来了重创。不过,尽管他们在战场上赢了几招,但在大局上还是不行,最终红17军还是打了败仗。

最终,除了几百个人成功突围,红17军基本上是全军覆没了,那场面惨得让中央的领导们都忍不住直呼惊人。

毛主席气呼呼地讲:“张涛这家伙怎么回事,刚才还夸他打得不赖,结果一转眼,整个部队都让他给败光了。”

说起来,毛主席是个特别能容人的人,想惹他生气可真不简单。他心里其实一直在为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无数勇士们感到难过。

但毛主席压根儿没想到的是,还有更让他火冒三丈的事儿,张涛竟然背叛了。

【张涛的叛变:】

这次反叛行为给我们的革命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几乎让鄂东南根据地土崩瓦解。

鄂东南地处咱们国家中间地带,是个关键的交通要地,它像一座桥梁,连着好几个重要地方,方便大家来往。要是这儿出了啥岔子,那麻烦可就大了。

但没想到,怕啥来啥,事情还真就闹大了。

第五次围剿大战结束后,红17军从原来的雄壮队伍缩水到了只剩几百号人,这点兵力根本撑不起根据地的日常运作了。这时候,张涛作为头儿,得拿出点主帅的派头来,赶紧带着部队撤到那些易守难攻的地界,同时深入民间,号召老百姓一起加入,好填补战斗中失去的人手。

不过,张涛在那紧急关头,本该跟战友们一起咬牙挺过难关,但他没能抵挡住国民党开出的“高官厚禄”诱惑,干脆撇下红军,转头就投奔了国军。

国军攻打鄂东南时,郭汝栋是指挥的大将。打赢那场仗后,他并没跟其他将军一样得意洋洋,反倒是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了当前的形势。

他觉得,共军难以被消灭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太会打游击了。一旦正面战场上吃了亏,他们立马就钻进深山老林里,让人根本抓不着影儿。等风头一过,他们又像那“烧不尽的野草”,春风一吹,又生机勃勃地冒出头来,继续壮大。

郭汝栋跟蒋介石说了自己的想法,蒋介石一听,心里头乐开了花,觉得郭汝栋真是抓到点子上了。他赶忙问:“那你打算怎么应对呢?”

郭汝栋讲道:“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就得把他们彻底打倒,让他们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因此,咱们得直击他们的要害之处。”

蒋介石一听这话,立马来了精神,问道:“那关键点是啥呢?你继续讲讲。”

郭汝栋讲道:“带兵的人虽然多,但真正有能力的将领却很难碰到。关键就在共产党的那些军事头头身上,要是咱们能拿出大价钱去吸引他们,说不定就能把他们给拉过来。这样一来,就能把共产党的队伍给拆散了,他们的组织结构也就垮了。”

蒋介石听完不停夸奖,说:“你这法子实在太棒了,大胆去干,干得好我给你提拔提拔。”

郭汝栋顿时乐开了花,回道:“总裁,真是太感谢了。”

于是,郭汝栋安排手下拎着一大堆金子去见了红17军的头儿张涛。

张涛没听毛主席的劝,差点让整个队伍都栽了跟头。所以这次中央下了狠心,直接把他党籍给开除了。可张涛心里头那个不痛快啊,觉得委屈极了,慢慢地就有了别的念头。

劝降的人走过来讲:“军长,当领导不也就是图个利益嘛,何必和自己较劲,过不去呢?”

张涛讲道:“我现在已经不是军长了,以后别再用这个称呼叫我了啊。”

那人眼珠子一转,开口道:“那您就更不该待在共军里了,瞅瞅这是啥玩意儿。”

那个人把布一掀,里面金光闪闪的金条就露了出来。

张涛一眼望去,眼眶立马就热了。他活了这么大岁数,可从没见过这么多金条。真没想到,国军指挥官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拿了出来。他心里琢磨,这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咋能这么大呢?张涛心里头开始痒痒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些金条看。

看到这个情况,那人赶紧添油加醋地说:“军长啊,你要是一加入国军,这些金条根本就不算什么。你说,是继续留在共军那边受窝囊气,还是到国军这边来享福呢?”

张涛听完之后,心里有了主意,决定加入国民军。

可没想到的是,张涛跑去国军那边,给了点情报后,就啥用都没有了。不光金条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的官职也从军长一路跌到了营长。想想看,以前他是红17军的军长,多风光啊,结果到了国军那边,就只能当个小小的营长,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张涛气坏了,可这事已成定局,没法改变了。

新中国成立后,张涛没跟着国民党军队跑台湾去,他留在了咱大陆,直接回老家当上了村长。这事儿能看出,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谁是真正的正义一方。

张涛变节后,毛主席火冒三丈,他压根儿没想过,共产党的队伍里头也能出这种“见钱眼开”的家伙。他二话不说,立马召集大家开了场急会,要狠狠整顿下纪律。

后来,毛主席决定把红17军改头换面,变成了红16师,并且让方步舟来统帅这支队伍,继续他们的革命事业。

不过挺让人失望的,方步舟居然也倒戈了。

【方步舟的叛变:】

说实话,方步舟从军长被调到师长位置,心里头多少有点不痛快。身边的战士们常听见他发牢骚,抱怨上头处理事情不公平。他觉得国民党军队那么多,红军哪是他们的对手,加上军事上又不是他做主,最后还被降了职,所以他觉得自己特冤枉。

可话说回来,他终究不是张涛。身为政委,他早些时候就在中央学习过革命信念的课程,因此,他的决心肯定比张涛更加坚定。

1935年那会儿,方步舟打算干票大的,给队伍鼓鼓劲。他瞅准了个好机会,一鼓作气,把国民党的一个营给一锅端了。

这事儿直接传到了蒋介石的耳朵里,把老蒋气得不轻:历来都是咱们国民党收拾共产党,共军那帮人,武器破破烂烂的,怎么可能反过来围剿我们国军?

老蒋这人从不吃亏,所以他立马就召集了兵马,打算一举把鄂东南那块根据地给端了。

打了好几场硬仗后,军队的情况刚有点好转,结果又损失惨重,方步舟也因此再次挨了中央的狠批。

而且,部队人数已经少到没法维持一个师的规模了。所以,中央商量后决定,把方步舟开除出党,并且又一次缩减了红16师的规模,转而成立了一支游击队,让方步舟来当队长。

方步舟在接连被降了两级后,实在是扛不住了,就主动去找国民党特务搭上线了。

张涛倒戈去了国民党那边后,就按照上头的指示,不停地找方步舟,琢磨着怎么把他也拉过来,这样自己就能立下大功了。

方步舟一打定主意要投降,立马就找上了张涛,张涛答应会给他不少甜头。

方步舟讲道:“你到那边也就当个营长,能拍板这么大的事儿?我想见见你们头儿。”

张涛没办法,走的时候瞅了瞅以前的老同事,结果发现大家全变了样,都快认不出来了。

后来,方步舟跟国军里的有名将领顾祝同搭上了线,顾祝同也答应给他“大官和好待遇”,原因是方步舟的指挥方式让顾祝同记忆深刻。

方步舟后来选择了向国民党低头。让他心里稍感安慰的是,顾祝同这个人,比起郭汝栋来,要靠谱得多。他确实履行了诺言,让方步舟当上了少将参议。

后来,方步舟因为特别熟悉红军的打法,所以在跟红军交手时总是能赢,这让陈诚特别满意。陈诚二话不说,就直接让他当上了第九战区第二纵队的游击司令,这一下子,方步舟可算是手握大权,管了好大一片地方。

红军对那个叛徒真是恨得要命,好几次打算派特工去解决他,可他每次都侥幸逃脱。之后,他更是变着法子跟红军过不去。就连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方步舟也不老实,老跟八路军的队伍找茬,让人恨得直咬牙。

可没过多久,解放战争就爆发了。在毛主席出色的指挥和战士们奋勇杀敌的努力下,国民党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只能一路不停地撤退。

方步舟见局势不妙,就转头向共产党投了降。那时候,大伙儿急着想快点解放全中国,所以就接纳了他的投降。可笑的是,没过多久,方步舟又琢磨着想再次成为共产党的一员。

这个要求一说出来,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笑了出来。有人打趣说:“你这家伙,只要有好处,谁都是你的老大啊!”

方步舟一下子脸红到了脖子根,心里直嘀咕,真想找个洞藏起来,以后再也不提入党这茬儿了。

新中国一成立,方步舟就被调到了安徽的一个农场,做了副场长。后来,他还升为了某个林场的副科长,但这些职位都算不上大官。

【王义勋的勇敢:】

真的很不可思议,红17军被围剿时,逃出来的那几百号人里头,居然出了位共和国的将军,此人便是王义勋。

王义勋那会儿只是个副排长,看到周围敌人火力那么猛,他二话不说,就把全排的战士当成了“冲锋队”,朝着敌人包围圈里防守弱的地方猛冲出去。

王义勋跑在队伍最前头,好几次都险些被机枪和大炮打中,但他靠着出色的军事本领和多年的经验,都灵巧地躲开了,最终真的带着队伍成功突围了出去。

后来,军长一走,王义勋就成了部队里的顶梁柱,帮着方步舟一起管事。可王义勋压根儿没想过,方步舟最后竟然也反了。

王义勋没得选择,只能亲自挑大梁,管起这支队伍的里里外外,军事、经济啥都得操心。慢慢地,他的领导才能开始显现,把根据地打理得日益红火。

连毛主席都晓得王义勋这名字,还称赞说:“听说鄂东南的王义勋同志,在紧要关头稳住了根据地,真是不错。咱们队伍里头就需要这样能挑大梁的人才,你们可得好好向他看齐!”

因此,中央专门给王义勋发了个奖励,鼓励他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在抗战那会儿,王义勋总是冲在最前头,打得鬼子落花流水,伤亡惨重。当地的鬼子头头儿对他那是恨得牙痒痒,下了大价钱要抓他,可愣是一次都没成功。到最后,这鬼子头头儿也只能无奈地承认:“王义勋这家伙,实在是太狡猾了。”

在解放战争时期,王义勋加入了华东野战军,参与了孟良崮、淮海等一系列大战。他在战场上十分勇猛,表现得很出色,这让陈毅和粟裕两位领导都特别满意。

最终,在1955年新中国首次颁发勋章的时候,王义勋由于多年来在战场上立下的赫赫战功,被授予了少将的军衔,得到了他应得的荣誉和地位。

【结语:】

在咱们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上,都会碰上各种各样的难关。碰到这些时候,你怎么选,基本上就决定了你会走上啥样的人生路。

要么就像张涛和方步舟,干脆向命运低头,最终只能落得个失败的下场,要么就像王义勋,决定跟挫折死磕到底,这才算是真正的胜利者。

有时候会琢磨,这一辈子做了那么多错决定,难道就这么算了?

其实吧,人生里没有啥走错的步,只要你心里一直惦记着,总会有收获的。别灰心,坚持就会有结果。

8 阅读: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