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2年开始,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杨泉每天都会去看一棵“早产”的树苗儿,虽然它的长势很是孱弱,但却深受业内专家的关注。
所以杨泉每天都会记录一下它的生长数据,还会拍下一些照片,然后将它们传给中国林科院的相关工作人员。
杨泉和团队还给这棵小树苗起了一个名字:小帅哥,从称呼就能看出来他们对这棵树苗的宝贝程度。
那么究竟是什么树让他们如此在意呢?
——【·珍贵树木做房屋·】——
21世纪初,杨泉来到在雪宝山脚下的农户家中进行宣传。
老陈一家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个地方,他还住着一个祖传的老房子,而杨泉告诉他,他家的木板房竟然是用一种非常稀有的树木做的!
这种树木是中国的独有植物,是3亿年前就出现的古老孑遗植物,因为数量太少,所以自从1982年被法国人发现之后就消失了100多年的时间。
在学术界有一个常识性的认知:如果一种植物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50年以上,就会被认为已经灭绝。
所以1998年的时候,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它列为已经灭绝的植物了,直到1999年的时候,人们才重新发现了它。
老陈听着十分惊讶,因为这种树其实一直都有,之前他只听家里的老人曾经说过,这种树叫什么“柏树”,因为重量很轻又不容易摔坏而且自带香味,所以山里人都很喜欢用它建房子做家具。
比如他家的房屋从房顶到地板都是用这种树做成的,已经住了很多年了都挺好,这在杨泉看来真是太奢侈了。
老陈听着很是紧张,毕竟拿这么珍贵的树木建房子恐怕是不合理的,但是杨泉告诉他,因为他这老房子建成实在是太早了,那个时候还没有制定法律,所以不会追究责任。
老陈松了一口气,但是有些愧疚,于是就询问杨泉需不需要护林员。
就这样,老陈成了一个保护“柏树”的人,而杨泉告诉他,这种树木叫做“崖柏”,确实喜欢长在悬崖峭壁上。
——【·艰难的繁殖·】——
对于杨泉来说,弄清楚了雪宝山生活着不少崖柏还完全不够,还要摸清它们的数量。
但是想要调查这些树可真是不容易,因为它们大多数都生活在悬崖峭壁上,而且分布在深山老林里面,所以一行人一去就是几个月。
2年的时间,杨泉和团队摸清了崖柏的数量,这期间他们遇见过熊,见到过蛇,吃不上东西的时候就挖野菜。
然而这样还没完,光是统计数量肯定是不够的,还要能够采集到崖柏的种子才行。
但是崖柏每年都开花,杨泉和一行人却没发现它结出什么果子,研究了一番之后,杨泉决定用人工授粉的方式帮助它们繁衍后代。
但是即便是这样,这些崖柏似乎也不为所动,直到2012年的时候,这些崖柏忽然就开始结果了。
于是杨泉一行人采集了60斤的种子,找了一些地方种了下去,有少部分活了下来,还有几棵竟然提前结果了。
于是杨泉和团队工作人员选了其中看上去最健康的3个种子种植,就这样长出了幼苗。
但是大龙一行人欢天喜地地将幼苗放归自然之后还是死了两棵,最后只剩下了一棵,就是前面提到的“小帅哥”。
那么崖柏是什么植物,它为什么如此珍贵呢?
——【·稀有的树·】——
崖柏形态多变,有的是低矮的灌木,有的则长成高大的乔木,树干扭曲盘旋,仿佛是被无形的力量反复揉捏,表面粗糙不平,布满了深浅不一的沟壑。
它的叶片呈鳞片状,紧密地排列在小枝上,交互对生,质地较硬,颜色是生机勃勃的翠绿色。
到了花期,雄球花呈现出椭圆形或卵圆形,颜色为明亮的黄色,一簇簇地生长在小枝顶端,如同点缀在枝头的小太阳;
雌球花则单生或2-3个聚集在小枝顶端,形状接近球形,表面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粉,显得格外娇俏可爱。
崖柏它对生长环境极为苛刻,偏好高海拔、高湿度且光照适中的地方,因此多生长在悬崖峭壁的石缝之中。
这些地方土壤贫瘠,养分稀少,水分也难以留存,可崖柏却能在这里扎根生长。
它的根系如同强有力的爪子,紧紧抓住岩石缝隙,从有限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和水分。
恶劣的生长条件,造就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它能够在冰雪覆盖的寒冷冬季,抵御刺骨的严寒;也能在干旱少雨的季节,忍受缺水的煎熬。
但也正因为生长环境特殊,崖柏的生长速度极为缓慢,一棵直径十几厘米的崖柏,往往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才能长成。
崖柏的珍贵程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无可替代。从历史价值来说,它作为三亿年前的孑遗植物,是地球生物演化的 “活见证”。
它经历了地质变迁、气候剧变,目睹了无数物种的兴起与灭绝,对于研究古植物学、地质学、气候变迁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科研价值。
从经济价值来看,其木质坚硬无比,纹理细腻优美,自带的香气清新宜人,沁人心脾。
用它制作的家具、工艺品,不仅坚固耐用,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高档家具和工艺品的优质材料。
此外,在香料、医药等领域,崖柏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然而,正是因为它的珍贵,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遭到了过度采伐,数量急剧减少,一度濒临灭绝。
如今即便被重新发现,其种群数量依然稀少,自然繁殖又困难重重,因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每一株崖柏,都是大自然的精灵,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寄托着人类对生态保护的希望,它们的存在,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和保护这来之不易的自然瑰宝。
参考:人民日报《人民日报:高高山上崖柏青》202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