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羊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牲畜,也有不少人会专门养殖羊,以此来谋生,但是养殖的前期投入非常大。
而且花费的时间成本还比较长,一般的羊一年只能繁殖一次,一般还只有一只幼崽。
而在新疆皮山县的乔达乡果拉村,当地人祖祖辈辈都在养的一种土羊,一胎能生三四只羊羔,最高记录还生过5只。
当地人对此见怪不怪,然而却令专家大吃一惊,苦苦找了30多年的羊就这样出现了?
发现国家“宝贝”
2017年12月13日,当地的几位干部到皮山县乔达乡的一户结亲户中走访,其中一位名叫克孜尔开勒迪。
他出生在牧民家庭,长大后也一直在从事着和农村农业相关的工作,平时他到每一户去走访的时候,都会特意去村民家中的棚圈看一看。
这次也不例外,几人在结亲户中住下之后,克孜尔开勒迪就去到了棚圈里看牧民养的羊。
牧民家中的棚圈搭得比较简陋,里面有七八只羊,其中有一只肚子还特别大,看起来就是怀了羊仔。
但是很快他又觉得有点不对劲,就算是怀孕快生的母羊,肚子也不应该这么大,可能是生了某种疾病。
出于对牧民的关心,他赶紧将牧民叫来,告知他这只羊看起来有点不太对劲。
而牧民却对此并没有感到惊讶,并且表示这只母羊没有生病,它是怀孕了,而且马上就要生了之所以肚子看起来特别大,是因为母羊怀的是4只羊羔。
克孜尔开勒迪听到牧民的解释大吃一惊,十分不相信,这和他所了解到的常识完全不符,一般的羊都是生一只,能生多胎的非常少见,只有湖羊和小尾寒羊等品种。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牧民,克孜尔开勒迪对新疆的土羊能一胎生4只表示非常的不相信。
但是牧民却很淡定,表示这只母羊此前已经生过两次,一次生了4只,一次生了3只,他根据经验判断,这一次应该也是4只。
克孜尔开勒迪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冷静下来之后,他走近羊圈仔细观察了这只母羊,从外貌上来看,它和新疆地方最常见的粗毛羊没有什么不同,毛色呈红褐色,耳朵大,鼻孔微凸。
但是在观察羊的腹部的时候就能明显发现不同,母羊的尾巴开叉处至臀部上位的地方是羊的乳房所在。
这只母羊的乳房比之寻常的粗毛羊要更加发达,足以哺乳三四只羊羔,克孜尔开勒迪这才逐渐相信牧民的话。
之后他表示自己要留在这里,亲眼看着小羊羔出生。
两天之后,也就是12月15日,这只母羊发动生产,克孜尔开勒迪这下终于相信,这里的土羊真的可以一胎生4只。
他激动万分,表示村民家里养的这可不是普通的土羊,而是国家的“宝贝”,让牧民一定要好好喂养。
克孜尔开勒迪立即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新疆一位名叫决肯·阿尼瓦什的教授,说他发现了珍贵的多胎羊。
决肯对此也十分惊讶,在看到照片的那一刻,他难以置信专家们苦苦寻找了30多年的地方多胎羊就这样出现了。
之后他和另一位专家刘武军一起赶到了皮山县,挨家挨户的走访,观察和研究这些能生多胎的土羊。
皮山红羊
决肯在研究中发现,皮山县的土羊具有特异的突变基因,这才导致它们会有如此高的产羔率。
经过调查发现,具有这种特异突变基因的土羊只在皮山县的乔达乡、木奎拉乡有,因此研究团队就将这一地方羊品种称之为“皮山红羊”。
几位专家通力合作,对皮山县的土羊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它们不仅具有高繁殖率,产奶量、肉量也很高,并且适应性还很强,抗寒抗旱耐粗饲料,不管是圈养还是放牧都可行。
这些特性对现代育种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现代遗传改良和杂交育种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素材,有助于培育出更高产、更抗病、更高效的新品种。
2019年,有关皮山县土羊的相关研究成果被发表在国际期刊上。
克孜尔开勒迪也一直没有放弃对皮山红羊的关注,2018年他就申请到乔达乡当驻村干部,想要在当地建立皮山红羊的研究中心。
成立团队之后,他们一下子买进了300只皮山红羊,然而大规模的集中养殖让羊群出现了交叉感染,40多只皮山红羊因此而死。
克孜尔开勒迪和几位同事每天守着羊圈却束手无策,还是当地一位比较有经验的村民提出了一个土方法,说沙枣可以治痢疾,一番尝试之后羊群的情况明显好转。
皮山红羊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饲养方式相适应,它的推广和发展有助于推动当地特色畜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提高农牧民收入。
之后当地的很多村子都开始尝试养殖皮山红羊,经过5年时间的不短努力,真正成为了当地的“致富羊”。
皮山红羊作为优质地方羊品种,拥有独特的遗传背景和稳定的遗传性状,它的发现有助于充实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进一步完善我国种质资源。
2022年,当地开始为皮山红羊申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在2023年通过审定,成功入选了国家多胎绵羊基因库。
许多地方品种与当地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是非常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皮山红羊在当地也具有较长的养殖历史,是当地独具特色的畜牧业资源。
参考:
阿克苏新闻网《新疆好故事 | 皮山红羊原来是个多胎“宝贝”——新疆多胎性地方绵羊品种发现记》,2023-6-15
天山网《皮山红羊——入选国家多胎绵羊基因库品种》,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