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倒自行车要赔三万八?车主称是官方定损,最终官方道歉!

传鉴趣事 2024-05-09 19:23:35

一辆自行车被碰倒摔了一下,官方定损居然高达三万八?理由是车身是由特殊材料制成,只换零件不补漆。

什么自行车碰一下要这么贵?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天价自行车

4月30日,温州市区,一名骑友骑车时不慎碰倒了路边一辆停放的崔克品牌山地自行车。第二天,车主便找上门来,开出一张官方维修单,维修费高达38148元。骑友目瞪口呆,怎么就要赔付如此大一笔钱?

车主表示,这是一辆半个月前刚买的全新崔克山地车,使用的是碳纤维材料,属于碳纤维车架,一旦损坏就只能整体更换,无法采取喷漆修复等方式。车架一旦发生损坏,无法像普通车架那样喷漆修复,必须整体更换才能恢复原有性能和质量。维修单上除了车架费用外,还包括了变速系统、曲柄、车把等多个部件的更换费用,因此总费用高达三万多元。他坚持要官方出具的定损单赔付,否则就走法律程序。

骑友当时就傻眼了,碰倒一辆山地车要赔三万八?按照一般的认知,自行车在日常使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碰或轻微碰撞,通过维修或补漆就可以修复,很少会导致全车报废的情况。碰一下造成的损坏并不至于更换这么多部件。就这样,双方争执不下。

随后,这起小事在网上曝光,掀起了轩然大波。不少网友也加入了讨论和质疑的行列。

议论纷纷

车主坚持三万八的赔偿是官方出具的专业定损方案,而面对各方质疑。车主宣称,车虽然新,但是很贵,如果就怕如果不按标准修理,将影响车辆质保和性能,导致车子蒙受更大损失。

骑友却认为,车虽然摔了一跤,但毕竟是一台刚骑半个月的新车,轻微损伤在所难免。谁的车子从来都没磕过碰过?不至于连车架、变速系统等这么多部位都一并更换吧?他愿意承担个人应尽责任,但不会全赔如此天价修理费。

网上也有人声称,自己也骑过碳纤维车数年,即便摔过跤也没出现这种更换大修的情况,质疑车主拿出的维修方案过于极端。很多人怀疑崔克的经销商是否在趁机"趁火打劫"。

也有人扒出来了崔克这个牌子的自行车在官网上的定价,一辆自行车在一万到十万元不等,这个牌子的自行车却是很贵,据悉,车主的自行车价值五万多,但是三万多的赔偿,甚至能在他们官网上买一辆新的配置稍微低一点的自行车,对此有不少网友冲到了崔克官方下面提问。

价格虚高?赔付有失公允?

这张38148元的天价维修单,网友们似乎也存在不少疑虑。熟悉崔克的网友称,这是一个美国专业山地车品牌,使用碳纤维与高端车型成本确实高昂。即便受损不重,维修换件如果需启动品牌官方渠道,费用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如果真如车主所言,轻微碰撞就会导致碳纤维车架结构整体瘫痪,那岂不是证明了碳纤维存在质量缺陷?反过来,如果崔克碳纤维车架真有如宣传般那么坚韧耐用,那怎能会因为如此小的事故而导致如此昂贵的损失呢?"

有专业人士分析,官方所言的"碳纤维无法修复必须整车架全更换"存在一定的疑问。传统的碳纤维材料虽然很难修复,但现在的许多新型复合材料碳纤维并非如此。即便有显微伤,专业维修人员完全可以通过喷漆修复等方式加以修缮。所谓"只能更换不能修复",似乎并无充分的说服力。

更有一些网友现身说法:"我就是骑崔克品牌的碳纤维车,倒地过无数次,也就是漆面磕掉一些,用喷漆修补就好了,哪有这种一磕就得换架子的道理?"

由此可见,官方公布的赔付方案合理性受到了不少质疑。这个“材料特殊只换零件不补漆”的理由看似合理,但是有不少网友对崔克品牌质量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宣传那么坚韧,实际上遇一点事就报废?这算哪门子'高端品质'啊?"

不可否认,崔克经销商开出这样一张天价账单,多少有些趁机"敲竹杠"的意味。作为维修方,其利益当然是与修理费用成正比的。骑友和车主也因为赔偿的问题僵持不下,事情一度陷入了僵局。这张天价维修单,也引发了不少人的思考。

陷入僵局,官方道歉

网友也就此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些网友认为,骑友确实存在一定过错,不慎造成财物损坏,理所当然应承担一定的经济赔偿责任。但也有网友认为,车主作为受害方,在放置车辆的时候也缺乏一定警惕,这么贵的车没有好好保管起来,简简单单的放在了路边,才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无疑这件事情双方都存在一些责任,自然在具体赔付细节上就会产生分歧。网友们评论时看似各执一词,但其实折射出的正是我国消费维权救济渠道单一、赔付标准缺乏规范等痼疾。

我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这类小额民事纠纷的处理规定过于简单,更多还得依靠双方自行磋商、调解。然而普通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在谈判地位、专业知识等方面是存在相当差距的。

一旦出现僵持不下,想要求助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又显得小题大做、居无定所。

即便将来有一日真的诉诸法律程序,也并非畅通无阻。中小额民事案件受理标准每个地区不完全相同,一些地方对索赔金额有一定下线限制。这就可能导致一些小额纠纷根本无法获得司法途径的明确仲裁。

换句话说,如果双方彼此都不让步,这起小小的自行车损坏事故,最终只能再次陷入胶着。普通消费者的权益极有可能就此遭到损害,成为弱者一方。

但是对于此次事件争议最大的,还是官方那张天价维修单。一辆五万的自行车,磕碰了一下,掉了点漆,就要把整个车架一起换掉,是否有些过于夸张了呢?

此事经过舆论推波助澜后,崔克温州经销商最终选择道歉,并出具了处理方式:主动牵头让车主和车友进行和解,并承认了自己店铺的管理不善导致了收费出现不合理的情况,间接激化了两人的冲突。

最终,官方向当事人双方诚恳道歉,并决定将涉事车进行公益拍卖,所得金额全部捐出。并为骑友进行免费服务。

但是这件事,也引发了不少人的思考,消费者的权益该如何保障?

加强消费教育 健全救济渠道

其实从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中,也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亟待加强。许多网友质疑车主车辆摆放位置不够合理,这恰恰说明许多人缺乏对公共场合谨慎使用公共设施的意识。作为消费者,如何避免在维权时处于被动,如何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如何理性表达自身权利诉求都是需要从小有意识培养的。

其次,作为消费者最基本的权益保护渠道,我国现有的相关法规制度依然存在不少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小额纠纷如何避免沦为无处申诉的真空状态,制定统一的赔付标准或机制以杜绝纠纷延宕,这些都有待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改革。

第三点,消费和经营主体之间的矛盾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双方沟通机制和专业评估机制的缺失。政府有关部门或消协组织也许可以借此契机,探讨建立类似于汽车理赔评估中心的第三方公正评审渠道,为这类小额纠纷提供专业、合理的裁判建议,从而缓解相关矛盾。

另一方面,这也是检验经营者诚信、自律的一次很好的机会。无论是对待消费者、公众,还是对待自身,经营者都应该更有责任心,用诚恳态度取信于民。

结语

这起由一件小事引发的风波,虽然情节并不复杂,最终以官方道歉落下帷幕,但折射出的问题却是触目惊心的。矛盾缘于无处申诉、无法裁判,无奈遂化为舆论对垒。消费者权益保护在这样的纠纷中游离于真空,成为了一个被忽视的"盲区"。

因此,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健全供需双方沟通协调机制刻不容缓。无论是加强相关法制建设,还是培养公众维权意识,亦或是从源头上规范经营者的行为自律,这些工作都应当同步并进、相互促进。毕竟,消费关乎民生,维权植根公平,这不仅是每个个体消费者应有权利,也是法治社会应有的公平正义。就让这起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唤醒对于消费维权保障机制的重视吧!

参考链接

离谱!碰倒自行车被索赔3万8,官方回应惹争议:材料特殊只换不-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4445592988369420/?channel=&source=search_tab

离谱!一辆自行车就这么摔一下,要赔38000元?官方道歉-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5764201874211368/?channel=&source=search_tab

0 阅读:0

传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