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九届一中全会进行选举,李德生的名字出现在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候选名单中。
按理说别人见到自己名字出现在名单中应该会很高兴,但他不一样,他对此非常苦恼。甚至找到自己的老首长,希望他们能帮自己一下,将自己从名单中剔除。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李德生是河南新县人,家里是贫苦的农民家庭。对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受压迫已经成了习惯,根本没有想过要推翻地主阶级。
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李德生也会和他的祖祖辈辈一样,做个被压迫的贫苦农民。但1928年,我军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我军帮他们打跑了地主,让贫雇农们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因此也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拥戴。
当时李德生12岁,常年被地主磋磨让他长得又瘦又小,但这并不影响他想要参军的愿望。得知参军要最少16岁,他差点哭了出来。

不过我军告诉他,就算不参军也可以帮助到部队。从那之后,他就加入了家乡的童子团,后来还成为了童子团的团长。
但参军是他的梦想,在童子团的时候,他只能做些送信、站岗、放哨、带路等小事,他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想要帮助更多人。

就在1930年的时候,他终于成为了一名红军。成为军人意味着他要远离家乡,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土地,在另一片土地上战斗。
他的父母舍不得他,希望他不要走。战场太危险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牺牲了,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好好的。

但李德生的心非常坚定,他义无反顾跟着部队离开了。参军之后,他在红一军、红四军担任过通讯员、传令兵、班长等职位。
在战斗中,他舍生忘死,勇于冲锋,往往能激发部队的士气。而经历了战斗之后,他也变得更成熟了。

因为出身贫苦的原因,他没上过学,也不懂什么军事知识。在战场上,他拥有的只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也正是他的勇气让上级注意到了他。
因为每次冲锋都非常靠前,上级认为这名小将值得培养。得知他没上过学,还专门将他安排到了扫盲班学习。

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他的左手留下了残疾。养伤的那段日子,他看了很多进步书籍,这也让他的思想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抗日战争开始之后,他成为了769团的一名排长,参加了许多战斗,还曾经以一个营的兵力击败敌军一个大队。

在抗日战争中,他的表现非常突出。他沉着冷静、机灵果敢的形象,深深植入了每个人的心里。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他跟随刘邓大军参加了上党和邯郸战役。这两场战役,对重庆谈判有着巨大的帮助。

后来毛主席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他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巧用奇兵“刀劈三关”,一举拿下了琵琶山、真武山、铁佛寺三道关口。
他的军事素养,在这么多年的磨练中已经非常成熟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担任12军35师师长,参加了抗美援朝。

上甘岭战役中,很多人都知道15军立下了大功,但却忽视了12军在此战中的作用。
在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之后,敌我双方开始在狭小的阵地上展开争夺。敌人用火力覆盖,我军用坑道躲避。
但即便有坑道,我军的损失还是非常大的。

经过七天七夜的争夺之后,45师的伤亡已经达到了三千多人,只靠15军已经无法继续支撑下去了。
于是,志司与三兵团商议之后,决定将12军调往上甘岭。
当时李德生是12军的副军长,他吸取了15军的战斗经验,带战士们改进了坑道,使坑道的隐蔽性更好了。

从朝鲜回国之后,他开始为建设现代化部队而努力。他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所以选择进入军事学院学习深造。
在建设现代化部队的过程中,他狠抓部队的思想教育,发现并培养部队的典型。在这一过程中,他还创造了“郭福兴教学法”。

他为部队做的这一切,毛主席都看在眼里,并且对他非常信任。后来他被调到安徽工作,还在南京军区担任了副司令。
许世友是他的老首长,两人又都是河南新县人,彼此之间合作得非常愉快。毛主席看中他的工作能力,专门将他调回北京。

回到北京之后,他被任命为总政治部主任。这个职位可不得了,要知道,担任过这个职位的人中,李德生的军职是最低的。
第一任总政主任,可是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元帅。后来罗帅卸任,也是黄克诚担任了政治部主任。

在让他成为政治部主任的同时,毛主席还任命他为北京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的重要性无需多说,他能成为北京军区的司令员,就能看出毛主席对他的看重。
对李德生来说,身上多一个职位,也就代表自己多一份责任。他的工作更忙了,但他却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

等到1969年,九届一中全会选举政治局候补委员的时候,李德生的名字赫然在名单上。对于这个消息,他第一时间不是高兴,而是吃惊。
对于成为候补委员,他真的从来没想过。他觉得自己资历浅,能力也还不够,不能成为候补委员。

更何况自己如今身兼数职,工作已经非常忙碌了。要是再成为候补委员,那很多工作可能就无法及时处理了。
所以他找上许世友和陈锡联,想让他们帮自己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反映一下,不要将自己选为候补委员。

这两位都是他的老首长,一般来说能帮的忙他们都会帮。但这次,他们却拒绝了。
他们知道这次会议的严肃性,中央既然选李德生,就是证明他有这个能力。他们身为党员,就要坚持服从中央的决定。

没能得到两位首长的帮助,李德生最后还是成为了政治局候补委员。
然而就在不久之后,在党的十大上,他更是被提名为副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觉得非常慌乱,害怕自己担不起大任。
他觉得自己太年轻了,资历也太浅了,不应该这么快成为副主席。

这次为了推辞,他找到了李先念。李先念是他在红四方面军时候的老首长,两人都是大别山出来的,李先念也十分爱护他们这些年轻干部。
但当他听到李德生说自己承担不起副主席的重任时,他却摆了摆手,示意对方不要再说了。

毛主席在会议上已经表态了,这件事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了。而且李先念也是支持毛主席的这个决定,安排年轻干部当副主席的。
所以,李德生的这个忙他帮不了,也不想帮。
其实李先念和毛主席的想法一样,他们希望年轻干部能得到长足的历练。

一个国家想要强大,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如果这些年轻干部不能早些进入中央,等到老干部都退了才进中央,出问题了都没人指点。
让他们早些进入中央历练,等到老干部退下来的时候,他们也就能独当一面了。

毛主席看重李德生,是因为他的人品非常好,是个不骄不躁、一心为民的好干部。事实证明,毛主席没有看错人。
李德生一生兢兢业业为民服务,他是人民的好公仆。
参考资料
【1】毛泽东调李德生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时,为何要求他看这本书?北京日报客户端,2019-08-07
【2】李德生将军在上甘岭前线,夏明星 邱亮,2018年04月08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抗战时期的李德生,宋奇飞,2016年03月29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