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之痛,始作俑者即是“低头”,回溯数十年前,人们多于体力或者耕作时不由自主地低头。时下流行三字网络语叫“低头族”。颈椎的苦痛已然成为大多人的“老朋友”,几乎每天都来拜访,久而久之,你身体的几个关键之处或生异物,就是气节(硬块),使你深感不适。今天,木子就来简单讲讲。

颈椎疼痛为何会痛于中医之理,并非单纯颈部筋腱骨节之患,实为周身血气阻滞、经络瘀滞的表象。长期的不良体态、心志内伤、外受风寒湿邪等因素,皆可能致使颈部血气流通受阻,致气阻血淤病理状态。然气郁血瘀,实为铸就其硬若磐石般的气节生成根本缘由所在。三大穴位的气节是关键肩井穴:气血淤堵的“井口”肩井穴,实为血气流转的核心交会枢纽。于中医理论框架内,肩井穴被视为血气通达的“井口”。当颈部血气流转不畅之时,血气易于在此淤积,结为硬块,即气节。这类似于河流中的淤泥堆积,长期不清理就会阻碍水流的顺畅。

肩井穴为何有气节,常牵涉至肝胆疏泄机能紊乱相关。肝胆司气血流转,负责宣通。若肝气壅滞、情绪不宁,则气血之行必有所阻碍,易于肩井之所导致气郁血瘀,进而形成气节。此外,久持不良姿势,更进一步加重血气的瘀滞。肩贞穴:血气循环不畅的“警示灯”一旦颈椎作痛之时,此间的气节即为身体向我们所示的一道警示讯息。中医认为,肩贞穴的气节与小肠经的血气流转紧密相系。

小肠司受纳转化,职在将饮食精髓转为气血之用。若饮食无序、脾胃机能失调,小肠的吸收功能就会减弱,血气滋长匮乏。故肩贞之处,每致气血凝滞,结为硬块。同时,外邪风湿寒痹更或侵袭小肠经,致血气淤滞,愈添经脉阻闭之象。天宗穴:血气淤滞的“表象区”何为名其曰“天宗”,寓其连通天地之韵,映血气之态的关键“表象区”。当颈椎疼痛时,天宗穴的气节便是对身体气血流通不畅的直接反映。天宗穴为何有气节,多因内扰心绪、外受风寒湿邪等缘故,致小肠经脉血行瘀滞、气行受阻所致。风寒湿痹侵扰,易致经络瘀塞;情志内伤,则易使气血运行失序。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致使天宗处成为血气淤凝“紧要区域”。消除这类气节(硬块),方法有三种拍打:以空心掌,适宜施力而拍打肩井穴、天宗穴、肩贞穴及其邻近之处。每个穴位拍打约5分钟,直至皮肤微红并产生温热感。隔姜灸:木子前几天刚讲过,但凡是硬块皆可施用隔姜灸,姜切5毫米薄片,利用针或牙签把姜戳几个洞,不宜太大,以便艾灸的温热效能得以穿透其中。每穴灸治大约10分钟,至肌肤觉温热而不灼烫,可用艾灸盒,或手持艾条以行之皆可。按揉:用大拇指,手指节背,多推揉即可。记住,唯将此类气节(硬块)揉散化解,肩颈之疾方能得除根,日常也须从细微之处着手,预防大于治疗,让我们的颈椎更加健康、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