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痰非仅致人烦忧,实为体内环境失衡之前期信号。举个简单的例子,家里的水管如果塞了,水即会停滞,形成一泊浊水。同样,痰即是体内气血及津液流转不畅之时,堆积起来的那滩“浊水”。如何把它排出来,今天,木子来简单讲讲。

痰是怎么来的?脾胃是身体的“大管家”,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和水转化成营养和水分,再送到全身各处。但要是吃多了油腻重口味的食物,或者劳累过度、心情不好,脾胃就会闹脾气,工作效率减退。如此一来,水湿便难以排出,积于一地,遂化为痰涎。此即中医所述“脾为痰浊之根”的缘由。再说说肺,其犹若家中的换气系统与排水机制,负责气体的流通与水分的排出。要是外面天气不好,比如风雨交加、干燥炎热,或者心里压力大,肺脏之能便会受阻,致令水道壅塞,液津便会淤滞凝聚,变成痰液。这就是“肺为贮痰之器”的由来。还有肾,它负责调节身体的水液平衡。如果肾阳不足,犹冬日水管里的水凝冻,致水液循环不畅,或横溢而为水肿,或攒聚而成痰涎。此即“肾液溢而为痰”之论。

痰,其于体内流窜无定,阻塞气血之路,致身体欠安,甚至招致各类病症。而且,它还会跟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小伙伴”联手,衍化为多种形态的痰,使病情益加纷繁复杂。祛痰不仅是治疗呼吸道疾病如咳嗽、哮喘等的关键,更是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中医祛痰之道,循乎“治标与治本并施”之则,既重直接祛痰以治标疾,又强调理脾胃、宣肺化痰以治本,旨在调和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从源头上消除痰液生成的根本原因。说到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又实效的祛痰动作~抬手踮脚“泗”声祛痰法。此技巧融合了中医经脉、气血循环与呼吸原理,利用几个简易的动作与发声练习,就能让痰液松动,排出畅顺。实施步骤

站立并放松身体,继而双手交叉举至头顶,同步踮起脚尖而起,感受全身的拉伸。继而,臂向后展,胸腔舒张,气道遂畅。这时,口腔微张,舌抵齿,发出“泗”的声音,吐气要慢而深长。当肺内气体几乎呼尽时,提肛并发出最后一个无声的“泗”音。肛门括约肌收缩,犹如要固定住体内的元气,这一步至关重要,通过提肛和最后的无声发声,能够加强下焦的气血循环,排出体内的“沉积物”(包括痰液和其他不良物质)。

在完成提肛发声后,身体自然放松,双脚放回地面,双手放下。此时,你可能会感觉到胸腔内有痰或异物感。经由咳痰动作或深吸气之力,以排此痰涎于体外。假若痰液较为粘稠或难以咳出,可以轻轻拍打背部或喝些温水帮助排痰。注意事项:心脏病、年老体衰者、孕妇、高血压等人群不适合。持续练习这个方法,你会发现呼吸更顺畅了,痰液少了,咳嗽也减轻了。更重要的是,整个人的状态都会好起来,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免疫力也提高了。本文是结合倪师黄帝内经所写,略微有所改动,木子在此致敬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