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第一股暴雷!小米减持,多家门店跑路,业主1.63亿打水漂

此间一叙 2025-04-24 15:29:34

2025年4月初,被誉为“家装第一股”的东易日盛公司发布公告,显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小米科技已经完成减持,减持部分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1%。

减持完成后,小米总占东易日盛4.01%的股份,股价也由原来每股6.64元减持到5.46元每股。

重要大股东减持,这对任何公司来说就是一大损失。和东易日盛跨界合作“科技+家装”,可能是雷军最后悔的决定之一。

2020年正是房地产行业兴起时期,智能家居装修又成了市场香饽饽,与此同时雷军又在全屋智能家居这一领域有野心。

经过筛选,他把目标的放在了当时的家装行业巨头东易日盛身上,从而拿出大笔资金投入,入股了“家装第一股”。

本以为会大赚一笔,可谁能想到这场合作才刚刚开始,宝座还未坐稳就已经结束......

1997年,东易日盛应运而生,开启了属于它的辉煌篇章。

这家公司在家居行业一直走在前列,从最初关注设计风格,到提倡“数字化环保”,再到现在的“有机整体家装”和“三宅一生”生活理念,不断进化。

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家装第一股”,上市后的东易日盛开启了扩张之路,业务范围一度覆盖全国71个城市的加盟店和50家直营分公司。

此后公司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收购多家公司股权,商誉也随之大涨。可持续的收购并未带来预期的收益。

到了2019年,东易日盛业绩开始出现下滑,当年公司净利润为 - 2.49 亿元,出现上市以来的第一次亏损。同时,相关并购子公司产生了大额商誉减值。

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东易日盛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0年,房地产市场红火,智能家居也开始流行,小米看准了家装行业,和当时国内最大的家装公司东易日盛联手,想要把科技和家装结合起来。

紧接着,小米以每股6.62元的价格买了东易日盛5.01%的股份,成了重要股东。二者的结合,对双方来说都是利大于弊。

小米想通过投资东易日盛,建立完整的智能家居体系。而东易日盛则希望借助小米的技术和名气,实现数字化升级,提高竞争力。

最初,双方对这次合作信心满满,都认为能取得远超预期的效果。东易日盛在2020年也因小米的投资有了好转。

但好景不长,现实情况远不如想象中美好。

随着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最终成了压垮东易日盛的最后一根稻草。

公司在2021年达到营收高峰,接近42.92亿元,随后业绩开始下滑,2022年和2023年分别亏损7.51亿元和2.08亿元,累计亏损接近10亿元。

而2024年还在持续亏损,预计年度归母净亏损将达到7.12亿至10.68亿元。

除了和小米合作,东易日盛还盲目扩张,导致成本高企,加上市场的需求减少,导致资金链越来越紧张。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东易日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处置资产、推进融资等。可这些努力似乎未能扭转局面。

公司总部的员工锐减,从原来的400多人减少到80人左右。还有银行借款逾期、诉讼案件增加、资产被查封等问题陆续出现。

最终东易日盛不得不以低于评估价近一半的价格,1.6115亿元出售北京总部大楼。公司内部管理也出现混乱,装修停工、合同违约、拖欠供应商货款、员工欠薪等负面消息不断。

曾经的行业标杆企业,如今成了大家批评的对象。不管是一些材料供应商还是家装业主,真是赔的血本无归,

一位郑州的瓷砖供应商无奈地说,他被拖欠了20万元的货款:“从去年5月份开始,东易日盛郑州分公司倒闭解散就开始不结账了,现在说是重组让我们签字,签完字之后法院还没批准。可能就算批准了也要不回来多少钱。”

天津的消费者陈先生的处境更糟,他通过银行贷款支付了47万元装修款,还没开始装修,现在每个月都要还很多贷款。

陈先生的装修费用加上设计费,总共损失超过47万元,现在每个月还要偿还大约3.8万元的贷款,压力巨大。

“只做了水电,差不多3万多元。四面透风,现在鸟窝都已经进去了。”张女士无奈地说,她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支付了21万多元的装修款,但工程仅仅完成水电部分就停止了。

据相关报道称,由于公司出现危机,从2023年以来,多地区的门店关门跑路,导致1792户业主没能按原计划完成,其损失金额约为1.63亿元。

不仅是这些消费者,还有公司员工、供应商的薪资,他们也曾找过公司要求偿还,但各地门店均已关闭,多次致电总部大楼也一直打不通,就连高层人员也没能给出回应。

从员工口中得知,东易日盛已经拖欠装修款和工资长达1年,本来他们承诺2024年年底偿还,但截至2025年4月份,还是没能兑现。

2024年底,东易日盛的总部大楼已经完成拍卖,现在这栋楼的招牌也已经改名换姓,谁也没想到曾经容纳几百人热闹的大楼,却成了这副模样。

眼看东易日盛正面临着内忧外患,随时都有可能倒塌。小米科技就以自身需要资金为理由,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卖出了近420万股东易日盛的股票,持有比例降到了5%以下,不再是主要股东。

这一举动发生在东易日盛经营困难的时期,被市场认为小米不再看好东易日盛,选择了及时止损。

如今的东易日盛不仅赔光了之前赚取的利润,还负债累累。

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易日盛的困境。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家装行业作为房地产的下游产业,自然也受到了牵连。

疫情的影响更是让家装行业的消费降级,客单价大幅下滑,单店运营成本却同比增长了35%,利润根本撑不起开店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东易日盛的盲目扩张和数字化转型投入,无疑加重了公司的负担,

面对消费者的退款诉求,东易日盛提供了两份协议:一份是退款协议,承诺在 12 月 31 日前,如果融资成功就直接退款;

另一份是欠款协议,供不认可退款时间的消费者选择,便于其起诉使用。

结语

过去的辉煌已然落幕,未来之路又该走向何方?东易日盛的案例,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企业如何转型升级的深入思考。面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企业必须认真思考发展方向。

企业转型并非易事,需要勇气、智慧和坚定的执行力。只有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路径,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在2025年4月17日发布关于“可能是雷军最后悔的投资:小米减持东易日盛,昔日“家装一哥”陷困局”的报道

《时代在线网》在2025年4月11日发布关于“东易日盛遭小米减持背后:总部大楼已更名,有门店停业、员工讨薪,公司拟进军算力”的报道

《央视财经》在2024年6月21日发布关于““家装第一股”陷危机!东易日盛多地装修停工,客户新房成乌窝”的报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