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会想,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会做出哪些不同的选择?
33岁的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内心充满了焦虑和迷茫。
电话那头,母亲焦急的声音再次响起:“你都33了,再不找,以后更难了。
”催促我去相亲,可我却感到无比疲惫。
相亲,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
这一切,都要从13年前说起。
那时的我,20岁,刚刚大学毕业,对未来充满憧憬,却也同样迷茫。
我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想要什么,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只是随波逐流,走一步看一步。
如果当时能静下心来好好规划,现在的我,是否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小陈,你看这个男孩怎么样?
家里条件不错,在银行工作。
”同事小王热心地给我介绍对象。
我礼貌地回应,内心却毫无波澜。
想起半年前结束的那段感情,我更加迷茫。
六年同事,最终却因为原生家庭的差异而分道扬镳。
或许,缘分到了,也未必就能开花结果。
办公室里,同事们又在谈论谁谁谁的成就,谁谁谁的收入。
33岁的我,既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稳定的感情,仿佛被时代抛弃。
如果能回到20岁,我一定会告诉那个年轻的自己:别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情绪上,去学一门真正的技术,去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
我还记得,刚工作时,一个实习生想加我微信,我却因为她太年轻而拒绝了。
现在才明白,人脉有多么重要。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都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你生命中的贵人。
“陈姐,我最近在考虑要不要去学个新技能。
”新来的同事小李问我。
我鼓励她趁年轻多学点东西,也感叹自己如果当年有这份学习的劲头,现在也不会如此被动。
看着充满干劲的她,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个对未来充满希望,却不懂得珍惜时间的自己。
“你说,人生真的需要提前规划吗?
”我问小李。
“我觉得需要有方向,但也不能太过刻板。
就像播种一样,你得先把种子种下去,然后给它合适的养分和时间。
”小李的比喻让我豁然开朗。
人生就像种树,20多岁正是播种的黄金时期,错过了,后面再补种,成材的周期就要长得多。
“那你觉得我现在开始规划还来得及吗?
”我忐忑地问。
“当然来得及!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小李的话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33岁,虽然错过了最佳时期,但人生还很长,与其后悔过去,不如从现在开始。
周末,我报名参加了一个职业技能培训班。
教室里大多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我仿佛一个格格不入的“大姐”。
但内心的欣慰和对未来的期待,冲淡了我的尴尬。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聊职业规划。
”老师的话引起了我的共鸣。
很多人觉得职业规划就是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努力实现。
但实际上,它更像一张地图,指引你找到前进的方向。
“你需要知道自己在哪里,想去哪里,以及怎么去。
”我认真地做着笔记,突然想到了母亲介绍的相亲对象。
或许,感情也需要规划,需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被别人的期望所左右。
“陈姐,这周末有个业内交流会,要不要一起去?
”小李的邀请让我有些犹豫。
“我可能不太合适吧,都是年轻人……”“年龄只是数字啊,重要的是学习的心态。
而且说不定能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呢?
”小李的热情感染了我,我决定参加。
在交流会上,我认识了几位和我年龄相仿的转行者。
他们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原来,人生的道路上,永远不会太晚。
半年后,通过培训班认识的朋友介绍,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
虽然薪水比之前低,但这份工作更有发展空间,也更符合我的兴趣。
至于感情,我决定不再被年龄所困扰。
与其匆匆忙忙地找个人结婚,不如先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好。
只有成为一个充实而独立的人,才能吸引到真正合适的另一半。
现在的我,每天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可能是学习一个新的技能,可能是认识一个新朋友,也可能是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
生活开始变得有条理,也更有方向感。
前几天,我遇到了大学室友,她问我:“你最近气色不错,是不是找到对象了?
”我笑着摇摇头:“没有,只是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
33岁,不算早,也不算晚。
人生需要规划,但规划的不仅仅是婚姻和事业,更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天,善待每一个遇见的人。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人生的故事,没有标准答案。
与其后悔过去,不如把握现在,重新起航。
年龄从来不是限制,态度才是关键。
那么,对于你来说,人生最重要的规划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