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波德莱尔写给青年文人的忠告,虽然他说这只是他个人经验之谈,恐有谬误之处,但这忠告中怀着他兄弟般的情谊,是诚恳的,因此也非常值得我们当下写作的人来借鉴。波德莱尔论及的几个问题,写作的灵感、模仿与原创、天赋还是努力,都是创作过程中作者常常会困惑的问题,波德莱尔给出了他自己中肯而又明确的回答。
1.写作的灵感来源
所有创作者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创作灵感匮乏。
记得以前在文学课堂上就问过老师这样一个问题,“作家的创作都是基于他们的人生经验吗,为什么对作品的解读都要从作者的背景介绍开始?”
以前很困惑的这个问题,现在终于有点明白了。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世界观、人生理想等等都会投射到他的作品中,有的作品素材看似和作者的现实生活经历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他投射进去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以前看《斗罗大陆》的时候,就感叹唐家三少肯定是打过游戏的,这种升级打怪的节奏没有打过游戏的人肯定是写不出来这种爽感的。
“源源不断并定期供给的精神食粮是多产作家的唯一必需品。”
要想有好的作品输出,就要不断地阅读。
阅读能打开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在中外、古今的这两个时间和空间维度里来回穿梭。试想,现实生活中的旅行哪能比得上在书本中的旅行来的更广阔。
阅读也能深化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举个我最喜欢的例子来说,以前有个作家在西安旅行,站在那棵千年银杏树下,不禁潸然泪下。因为通过这棵树,他看到了历史变迁,看到了物是人非。而同样一棵树,有的人见树就只是树。如果此时让不同的人就这棵树写一篇文章,可以想象的到,这个作家写出来文章会是多么的辽阔。而有的人可能只能憋出一句,“这真的是一棵很大的树!”
还有就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余秀华,在她的笔下,晾衣服、拔草、小狗、风这些琐屑之事、细微之物都具有诗性。同样的事、同样的物,农村的女人不知看过了多少遍,可是在她们的脑海中,它们就形成不了诗意的场景,当然,更无法付诸诗意的语言。
看到现在大为流行的各种教孩子写作套路的训练,总是会感叹大家都在舍本逐末。通过阅读,甚至是言传身教,扩大孩子对事、对物的认知,才是根本,这是内容和思想立足的根基,连根基的没有,装饰再华丽也是空洞洞的。
“如果我们想生活在对未来作品的持续思考中,那么保持笔耕不辍就是必要的,因为它能激发灵感。”
在一个作家的座谈会上,有人问如何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微微一笑说,“回到家里,打开电脑,敲下第一个字,你就成为了一个作家。”
要成为一个作家,不断写作是一条必经之路。写作能让我们更加专注地凝视我们的思想,让那些以前被忽视的东西跃然脑海,也就成了我们的灵感。我自己写公号也有这样的体会,写之前往往不知道要写什么,写着写着就会不断涌现感兴趣的话题。
2.模仿与原创
写作的模仿与原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人说,在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前,先模仿一位优秀的作家写作。人都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不瞒您说,我是在阅读了帕特兰不朽的名著《黑夜的卡斯帕尔》不下二十次之后,才灵光乍现,想要提笔写点东西的,我想通过借用帕特兰描写古代人文的奇特俊秀的形式,来描绘现代生活,或者说更为抽象的现代生活。”
对于波德莱尔来说,帕特兰的写作形式是他想模仿的,伟大的作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普通作者甚至是新手作者。
“老实说,模仿并没有让我走运。尚未提笔,我就感到帕特兰那种神秘而杰出的写作风格令我望尘莫及。后来,我自行“发明”了一种风格——一种意想不到的奇特‘东西’”
这里有意思了,波德莱尔模仿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他驾驭不了帕特兰的写作风格。没有办法,他只能探索自己的写作风格。其实,当模仿到了一定程度后,作者都会脱离模仿,发展属于自己的风格。
3.是否真的存在一夜成名
“说起名声,我不知道一夜成名的事情是否发生过。我更愿意相信,在一定代数和几何比例中,成功是由作家不懈努力的结果,而这往往是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的成功缓慢地积累,突然一炮打响的事情却从未有过。”
一夜成名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有时候,我们往往只看得到别人成名时那一瞬间的耀眼,就感叹他们是时运鸿济、天赋加持。其实,哪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成功之前谁都要走一段长长的积累之路。
4.主流文学与通俗文学
“问题不在于心灵文学或者形式文学是否比流行文学更胜一筹,因为这实在是千真万确,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但只要您在您想进军的文学题材中表现出来的天赋不及尤金•苏在他那种文学题材中的天赋,这就只说对了一半。”
通俗文学常常处在文学鄙视链的底端,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就像现在流行的网络文学,哪能入得了主流作家的眼,即使有的顶尖网文作家的收入远超主流作家们,就像唐家三少,收入顶峰期一年都是超过一个小目标。
对于这个问题,波德莱尔说,“如果从事某种工作的最大好处是获取声名,那么从它那里谋利就不是最好的主意。”
是的,主流作家们是文学史记载的主要群体,他们选择了获得声名,就无法像网文作家那样把文字最大程度商业化。
但是,不管是主流文学创作,还是流行文学创作,本质上不存在高低贵贱,并不是说主流作家就能轻松写好网文,因为不同文学类型需要的天赋是不一样的。只是大家追求的东西不一样罢了。
文章引言摘自《巴黎的忧郁》,波德莱尔著,王浪译,具体篇章为:
《致阿尔塞纳•胡赛:》P2《写作初期的好运和霉运》P294《关于每日工作和灵感》P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