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美国国防部长郝格塞斯开始了他上任后头一回跑亚太地区的访问。他先后去了菲律宾和日本,一路上多次在公开场合抛出那个“中国是个威胁”的说法。
那么,央视为啥偏偏在这个时候放出这个视频呢?它到底是想给外界传达啥信息呢?
赫格塞斯3月24日开始的亚太访问行程,那叫一个火药味儿十足。一到夏威夷,他就跟美军“印太司令部”的头头脑脑们关起门来开会。接着,他又跑到关岛,亲自看了看美军新搞的那个“堤丰”中程导弹系统。
4月1号他去菲律宾时,直接就说南海是“西菲律宾海”,还表示美国会站在菲律宾这边,支持他们对南海的“领土主张”。
在日本,他主张把驻日美军指挥部提升为“战斗指挥中心”,好让美国和日本的联合打仗能力变得更强。
外界把美国这种紧密的军事布局和表态,看作是推行对华“新冷战”策略的关键一环。
得提一下,赫格塞斯这次出门,居然没去韩国,有人琢磨着,这事儿跟菲律宾在南海的重要性有很大关系。菲律宾那里有9个美军基地,正好是“第一岛链”上的重要位置。
日本是美国在东亚的重要伙伴,他们最近搞了个新花样,就是那个12式的改进版反舰导弹,射程竟然能达到1500公里。这样一来,咱们中国东边的海岸线可就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这种策略,就是菲律宾先出手,日本在后面撑腰,很明显是想对付中国的那套反进入和区域拒阻战略。
遇到美国那边的军事挑事儿,央视军事节目直接放了个超给力的视频回应。视频里头,就拿美军以前用过的“小鹰”号航母当例子,清清楚楚地讲了怎么把航母给打沉的方法。
除了央视发布的视频,有些美国媒体也列举了能让美国航母沉没的几种方法。就好比说,在开战前,解放军能依靠北斗卫星和超视距雷达来确定航母的位置,然后派出电子战飞机,让美军的卫星导航系统失效。
这种“抢先攻击,打破防御网”的策略,能让美国航母不得不长时间打开舰上的雷达,这样一来,它们的位置就暴露了。而且,东风-17导弹和鹰击-21导弹联手出击,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第一种导弹用了钱学森弹道设计,末端飞得超快,速度能超过10马赫,厉害得能躲过现在的防空系统。而另一种导弹呢,它是给舰船用的高超音速导弹,能飞1500公里远。它可以从055型驱逐舰上的垂直发射系统一下子射出好多枚。
得知道,就连美国军队的模拟测试都表明,只要发射12枚东风导弹,就能躲过航母战斗群的防御线。
最重要的是,咱们解放军有能力派出好几百架低成本的“一次性”无人机,它们能从四面八方低空飞进航母的防护圈。
在胡塞武装跟美军的较量里,这种策略已经被证实有效:虽说不能直接让航母沉海,但能大量消耗美军的拦截武器,还能搞得他们指挥一团糟。
说到“击沉航母”的技术分析,说白了就是中美两国军事实力的一次深度比拼。而这种“一边倒的优势”呢,在胡塞武装的实际战斗中已经有点苗头了。
虽说胡塞的导弹技术不咋地,就像是手工做的一样,但美军为了挡下这些导弹,还是得用上好多昂贵的拦截弹。这样一来,美军就像是拿金子去换石头,经济上吃了大亏。
得说一下,央视挑这个时候放出视频,其实是在给咱们传递三个重要的战略意思。
首要的是实施战略警示,直接告诉美国,他们的航母在西太平洋区域已经不再保险了。而且,针对美国那边关于“战争部门”的说法,中国采取了技术公开展示的办法,来亮出咱们的防御实力。
另外,咱们也能通过剖析航母的防护网,给全世界看看美国军事霸权的软肋。中方这种直接“出手”的回应,跟中国这些年增强军事透明度是相呼应的。
得说清楚,央视那个“击沉航母”的视频,既不是简单地想秀军事肌肉,也不是直接跟美国过不去。
其实就是通过公开技术上的小细节,讲了三个重点:中国能保护好自己的利益,美国那套“航母吓唬人”的招儿不管用了,现在的海上打仗,拼的是整个战斗系统,而不是单一的一艘军舰厉害不厉害。
中国用“技术交流来代替军事冲突”这种做法,可能正成为大国之间较量的一种新方式。
就在美军在红海被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搞得焦头烂额时,中国这边已经不动声色地搭建起了包括海、陆、空、天、潜等多方面的防御网,用来防止外部势力介入。
以后的西太平洋,可能不会再是航母争霸的地方,而是各种军事体系比拼的试验地。央视放出的这段视频,其实就是这场没动静的战争的开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