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小吃三巨头:黄焖鸡米饭爆雷!沙县小吃凭啥排第一?

寻琴观看商业 2025-04-07 01:45:14

在中式快餐的发展进程中,众多品牌和品类历经了兴起、发展与变革。

1995年4月15日,在郑州最繁华的二七广场,退伍军人乔赢创立的红高粱快餐店开业。这一天恰好是麦当劳诞生40周年纪念日,红高粱出道便宣称要与麦当劳竞争,以河南羊肉烩面为特色,喊出“哪里有麦当劳,哪里就有红高粱”的口号,并计划在2000年开满2万家店。

初期,红高粱在郑州第一年就开设了7家分店,次年进军王府井,将店铺开在麦当劳北京第一家店旁。

然而,由于扩张速度过快,1998年红高粱资金链断裂,负债3000多万,老板乔赢失踪。

2002年,乔赢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判刑入狱,红高粱彻底凉凉。

乔赢

几乎同一时期,上海新亚集团推出的荣华鸡对标肯德基,提出“你开哪我开哪”的口号。

在发展较好时,上海黄浦店一年能盈利300万,但随着肯德基门店数量增长到400家,荣华鸡于2000年关闭最后一家店,黯然退场。

荣华鸡

与红高粱、荣华鸡不同,一些中式快餐品类在市场中成功立足并发展壮大,沙县小吃便是典型代表。

沙县小吃起源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2021年撤县设区)。

1992年,受当地标会崩塌影响,许多人负债累累。

邓世奇夫妇为躲债,带着煮馄饨的鸳鸯锅和做肉馅的木锤前往厦门。他们最初开店选址不佳,入不敷出,后摆地摊,慢慢积攒资金再次开店。由于位置选在工厂工地附近,客源充足,加之口味不错、价格实惠,生意逐渐红火。

邓世奇夫妇

随后,邓世奇叫来了亲戚,陆续开了4家店,还清债务并回老家盖了新房。与此同时,前往福州的沙县人张福松等也通过经营小吃获得成功。

1995年,村主任俞广清组织村里党员干部考察后,推动更多村民外出经营沙县小吃。1996年起,沙县政府在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大力支持,成立多个相关机构,举办小吃文化节、推介会,提供资金贷款,设立联络组等。在各方推动下,沙县小吃迅速发展,到2024年,沙县小吃带动超过30万人就业,产业年营业额达500多亿,门店开到66个国家,全球门店数一度超过星巴克,达9万多家。

但沙县小吃发展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因其并非单品牌连锁,准入门槛低,导致市场鱼龙混杂。曾出现小馄饨加硼砂等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了品牌口碑。

为维护品牌,沙县政府制定标准体系表和经营服务规范,沙县小吃同业会申请图形商标(类似吃豆人形象,官方称是正在吃沙县鱼丸的饕餮),规定当地户籍且经正规培训的商家才能使用该商标,授权费三年400元,但因各种原因,实际使用该商标的门店占比较少,沙县小吃集团认证的加盟店不到5%。

沙县小吃图形商标

此外,2008年成立的沙县小吃集团虽有许多发展规划,如2017年的门店整合和升级计划,以及与泰国正大集团、雏鹰农牧的合作,但因各种因素,部分计划未能有效落地。

近年来,沙县小吃因性价比优势不再、年轻人不愿从事辛苦的夫妻店模式等原因,发展势头有所减弱,一些业主开始尝试门店和菜品升级,如推出沙县轻食、“沙县魔力大酒店”等,但总体仍面临市场竞争压力。

兰州拉面的发展也颇具特色。

兰州牛肉面起源于100多年前,由马保子改良自热锅子面,后经多人完善,形成“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标准。但市场上常见的兰州拉面,大多由青海化隆人经营。

马保子

1988年8月,青海化隆县农民马贵福和朋友韩录在厦门火车站附近开了一家清真拉面馆,因当地饮食习惯和穆斯林客源问题,生意起初一般。

后他们将后厨搬到门口展示拉面技术,生意逐渐火爆,并将招牌改为“兰州拉面”。消息传回化隆县后,越来越多老乡效仿,化隆县政府也大力支持,通过发贷款、开课培训、发放劳务输出证等方式,推动兰州拉面产业发展。

目前,化隆有11万人在全国开了18000多家拉面店,年产值100多亿,拉面经济成为化隆县支柱产业,助力其于2020年脱贫摘帽。不过,兰州人对青海化隆人经营的兰州拉面存在争议,认为其在牛肉分量、汤头熬制等方面做了减法,影响了兰州牛肉面的声誉,且存在“400米行规”等排挤本土品牌的现象。

为应对这些问题,兰州在1999年将牛肉面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2007年申请注册“兰州牛肉拉面”商标,推动本土牛肉面产业正规化、品牌化发展,青海的兰州拉面也在进行品牌建设,出现了“化隆拉面”等招牌。

黄焖鸡米饭同样在中式快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其起源说法众多,较为广泛的是1927年济南鲁菜名店吉玲园的百草黄焖鸡,当时因香料多、烹饪讲究而闻名,还与民国军阀韩复榘等有关。

吉玲园

但真正将黄焖鸡与米饭结合并使其规模化发展的是济南厨师杨晓路。

2011年,杨晓路在人生低谷时,与朋友决定以自家祖传黄焖鸡酱料秘方为基础,开一家只做黄焖鸡的餐馆,取名杨铭宇黄焖鸡米饭(杨铭宇是杨晓路儿子)。

第一家店仅18平米,开业两个月后生意火爆,不断有人咨询加盟。

2013-2014年迎来大爆发,第一批30家加盟店成活率100%,单店日销最高突破800份,2014年签约2000多家加盟店,平均每4个小时开一家店。

2015年破圈出国,2017年进军美国并获得FDA产品认证。其快速发展得益于加盟门槛低(最初加盟费2万加5000保证金)、利润高(纯利润约50%)、菜品单一易复制(采用标准化优化,统一酱料包、量化食材和西餐式标准化制作模式)。

然而,随着黄焖鸡米饭市场的火爆,众多竞品涌现,品牌杂乱,缺乏质量把控。以杨铭宇为例,虽有一套管理体系,如要求加盟商到总部培训、统一配送酱料、实行一级代理责任制、设立稽查队和投诉电话等,但在实际运营中,2019年央视315曝光其信任危机,2021年内部审计显示数字化改造进度缓慢,总部对加盟店管理不到位,存在食材以次充好等问题。

2025年315期间,新京报暗访又发现其加盟店存在许多食品安全问题,如使用发酸食材、回收剩菜、牛肉以次充好、员工无证上岗等。

相关争议

事件曝光后,国务院食安办挂牌督办,多地市领导关注,杨铭宇虽迅速回应并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但仍有部分消费者不买账。

目前,杨铭宇黄焖鸡米饭门店数量从2021年峰值6000多家,到2025年4月减少至2500多家,四年净关店约3000家。

这反映出快餐行业在追求低价、利润与保证食品安全之间的矛盾,即“廉价快餐的生存悖论”,而如何平衡这些因素,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式快餐品牌面临的共同挑战。

文本内容源自@半拿铁|商业沉浮录的音频内容

0 阅读:0

寻琴观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