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的大洋湾(二)

读经典看 2025-03-15 12:54:43

三相中,范仲淹在东台的建树最著,与东台结缘也最深。

有一次从204国道上驱车到盐渎古镇,走过一条大堤,当地人说这堤叫范公堤,是范仲淹主持修造的。

事实的确是这样的。范公主持建造这堤的时间是在公元1024年(北宋天圣二年)。

其实,位于长江口以北的范公堤自启东吕四途经如东、海安、东台、大丰、盐城、建湖、阜宁等地,迤逦600多华里,单是盐城内从盐渎到东台沿线就有百把公里。

此堤后来从元、明、清、民国,直到新中国,又经历过多次维修,历朝历代的人们在堤内养花种柳植草皮,把范公堤打扮得花枝招展。

清人高岑题《范堤烟雨》诗曰:

拾青闲步兴从容,清景无涯忆范公。

柳眼凝烟眠晓日,桃腮含雨笑春风。

四围碧水空蒙里,十里青芜杳霭中。

踏遍芳龄一回首,朝暾(读作tūn)红过大堤东。

当初,范仲淹带领当地人胼手砥足,客服重重困难修建了范公堤,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念落到了实处,人们讲他修的大堤誉为“华夏第一堤”,他因此也更有名气了。

清代乾隆十九年进士、西场仲鹤庆作诗赞曰:“茫茫潮汐中,矶矶沙堤起。智勇敌洪涛,胼胝(读作zhī)生赤子。西塍(读作chéng)发稻花,东火煎海水。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日已。”

如今的204国道,就是由范公堤改造而成的。只是因为公路交通发展迅猛,随着204国道的迁址拓宽,不少地段已离开了古范公堤,只有草堰镇境内还保存着范公堤的残段。

范仲淹后来在苏南又主持疏浚了太湖地区的港浦,修建了“范公闸”和“范公圩(读作wéi)”。后世称颂范仲淹疏浚不忘置闸,乃“实心为民,行而宜之,必至尽善然后己,此先忧后乐之实功”。

范仲淹一生出将入相、文武双全,他从二十六岁中进士时开始做官,文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武官至枢密副使(宋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其长官为枢密使,副长官为枢密副使)。他也重视教育,每到一处必先兴学育人,是个了不起的文学家、思想家,又是个颇有建树的政治家、军事家。

继续向前,就上了盐渎桥,桥头立一石碑,上面有刻字曰:“淮夷故地,绿水瀛洲。盐渎,盐城古名也。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因盐置县,东汉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孙权之父孙坚任盐渎首任县臣。沧海桑田,时移事迁,百河盐渎,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气象万千。盐渎桥为古城名桥,其桥为九孔,花岗岩砌就,古朴大气。凭栏远眺,大洋湾美景尽收眼底。古诗云:`夹岸之光笼夜日,片帆秋色带江涛。’盐渎桥复建后,再现千年繁华,足慰前贤,以励后昆。”

从盐渎桥这边遥望,倒映在水中的三相桥弯弯曲曲,如影如幻似海市蜃楼;港湾大桥横跨水面,颇有"一桥飞架南北"之气势,与相邻之三相桥、盛世流芳长廊相映成趣。

盐渎里美食街

又走了半天,景区南门到了,里面有人们极喜欢的唐渎里和星光大道。

0 阅读:0

读经典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