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放出“缓和”信号,声称将降低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
“(对华关税)145%是非常高的水平,不会一直维持这么高,甚至根本不会接近这个数字。关税将会大幅下调,但不会是0%. ” (Donald Trump said during a 4/22 White House news conference that high tariffs on goods from China will “come down substantially, but it won’t be zero”.)
对此,有人提出应“适可而止”、“缓和为上”。但若不深思历史经验,便贸然接受,未免过于天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已给予我们清晰的答案——对于反复无常、口惠而实不至的政客,信口诺言不可轻信,战略清醒尤为重要。
以诚相待,却换来背信弃义
2017年,中国以最高规格欢迎特朗普访华,签下千亿大单,展现出极大的诚意。当时,外界普遍认为中美关系将迎来新起点。
然而,不过半年,特朗普政府便以“301调查”为名挑起贸易战,加征关税、限制投资、打压企业、干涉内政,一步步加码,不断越线。
亚里士多德曾说:“友谊不能建立在欺骗之上。” 更遑论国家间关系。中国的忍让、克制,换来的不是尊重,而是更大力度的打压。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换和平,则和平亡
面对挑衅,中国没有后退,而是精准反制。从关税反击到限制美方技术输入,从扩大多边贸易到加强自主创新,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伏尔泰说过:“自由不是施舍,而是斗争所得。” 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并未撼动中国经济基本盘,反倒逼出中国更强的内循环、更独立的产业链。
“善战者,求之于势。”美国意图通过贸易战压迫中国妥协,却未曾想到,中国早已布下应对之局,蓄势待发。
今日“服软”,实则权宜之计,谈不上“反思”
如今特朗普姿态软化,看似求和,实则为政、为选、为己。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特朗普回头,不是因信仰和平,而是因美国股债汇“三杀”、资本信心动摇,若再失中美贸易这根支柱,美国经济恐难以为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若将特朗普言辞当真,未免重蹈覆辙。
诚意可谈,无信则止
中国不惧竞争,也不拒对话,但一切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柏拉图说:“正义之事,无须大声喧哗,但必须坚定不移。” 我们不做冲突的推动者,但必须做底线的守护者。特朗普政府既然曾多次毁约、欺骗,我们自然要保持足够的警觉。
勿忘历史,行稳致远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仅照见过去,也照亮未来。
另外一位美国总统林肯说过:“如果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就更知道我们要去向何方。” 对中国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定力,增强实力,构建真正能够抵御风险的制度与产业体系。
如若美方诚意十足,愿意在平等基础上重新展开合作,中方自然不闭其门;但若只是权宜之计、虚伪妥协,那我们“亦不惧也”。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中国始终愿自省进步,也始终有备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