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跑完梧马回来后,那颗滚烫沸腾的心一直没有收回来。她还特意请一天假,在梧州多玩了一天。
我问她,公司知道你去跑马拉松吗?她说肯定不知道啊,我请假的理由可不是这个。
后来她又说:“其实我能感觉到,我给你点赞,同事肯定也看到了我的视频。但是大家都不说。”你不说,我也不问,看穿不说穿——大概这就是成年人应有的分寸。
曾几何时,我强烈建议: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跑马拉松!重点防范对象就是领导和同事。
你可以说我敏感,活得不通透,也可以说我“不配得感”太强,但是同事就是同事,为什么要让他知道我跑马拉松?我又不是上班时间跑马拉松。
我跟朋友说:“一起跑过马拉松的,都是生死之交。”她说,那是她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她终于悟到了这一点。殊不知,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跑马拉松是自己人生中唯一的高光时刻。这是不跑马拉松,不可能明白的人生真谛。
都说人到中年不如狗,这句话道尽了中年人的种种心酸和不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跑步开始成为中年人的精神救赎。
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房贷和车贷。职场里,我们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体面,卑躬屈膝地生活着......
唯有在马拉松赛场,起跑时的沸腾,赛道两旁的呐喊,冲线时的欢呼,给我们一种哪怕是暂时的幻觉,仿佛我们终于站上了人生的巅峰。
为什么说跑马拉松是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因为人人都需要存在感,都渴望被看见。马拉松给了普通人找到存在感的一条极好途径,而且是相对公平的途径。
这两年,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周处除三害》,主人公陈桂林为了出名,不惜以身试法,在被捕的时候,最渴望被记者拍下让自己扬名。
他为什么这么在意记者?因为这是他的高光时刻。他说:“与其在阴暗角落苟延残喘,不如光明磊落活出自我风采。”
这是小人物的悲剧,只能通过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件,吸引人们的注意,哪怕这事件,是以杀人为代价。
马拉松的公平在于:只认成绩,不问英雄出处。哪怕一个生活中的无名小辈,只要他努力,都可以在赛道上闪闪发光。
当一个人拼尽全力,甚至摔倒在地冲过终点,只为取得一个破3或PB成绩,请你不要嘲笑他们矫情,都是跑马拉松的,请你共情他们。
因为人啊,只活这一辈子,少年之心气乃不可再生之物,我们太懂得热血和拼搏的宝贵,我就是要看看,我这副血肉之躯,到底能够燃烧到多滚烫。“我可以死在去远方的路上,但我不能没有去过远方。”
今天没什么思路,简单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1.跑马拉松是你人生中唯一的高光时刻;
2.不要跟公司领导和同事说你跑马拉松;
3. 要记得那些陪你一起并肩作战的跑友,因为一起跑过马拉松的都是生死之交。
至少中产人完的跟普通老百姓没关系,为了柴米油盐酱醋忙的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