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农村人均收入25强榜单:浙江表现出众,安徽入围3席!

好山好水 2025-04-14 16:50:44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民生发展状况在全国各区域中处于最前列,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其农村民生水平,因为在民生建设中农村地区向来最难攻坚,许多地方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能达到了相当高度但农村仍然是较为落后的面貌,而在长三角内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值就多达30城左右,可占全区域的4分之三。

当然在发展上长三角各地也还是不同步的,江浙沪作为沿海先发地区还是具有很大优势的,且来看农村人均收入25强便可一目了然。

农村民生要快速发展难度较大,最主要是就在于产业多元化水平不足,国内绝大部分农村地区除了农业外就缺乏创富能力更强的工商产业,无人口流入也导致房租等财产性收入几乎没有;其次是因我国发展水平所限,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处于非常低的状态,尤其像养老金收入极低,这对居民收入的提升是有很大阻力的。

所以这也就决定了哪些地区在这两方面能做得更好,就能取得更高的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三角许多城市的高水平农民收入正是由此而来的。

尤其是浙江省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中小企业、小作坊等遍布全省乡村,不仅能给当地居民带来比从事农业更高的工资性收入,而且还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流入而还能给当地带来房租等收入,另外浙江省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也是在全国最前列,再加上还有一大批农村老人通过换保而可领取高太多的职工退休金。

所以这也就决定了浙江省农民收入可在全国各省中遥遥领先,浙江城市在长三角内也是居领先地位,不仅其11城全都进入了25强,而且整体排名高企。

其中长三角的前六位就全被浙江城市包揽,且这六城2024年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全部超过了5万元/年,相较全国均值还只有2.3万元要高出一大截呀。江苏省的苏州、无锡的农村地区也是发展较好的,但相比浙江发展最好的农村还是逊色一些,两者2024年人均收入在4.8万元左右而分据长三角的第7和第8位。

但可能最令许多人意外的是上海市居然只能以4.56万元/年居第9位,作为长三角龙头城市为何农村居民收入这么低?

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上海市城镇化率奇高而决定,在统计范围内的农村都很是偏远了,所以虽然在社会保障上可能是领先于江浙地区,但产业多远化就可能相对困难了,其实在90%左右这么高的城镇化率基础上上,上海市农村人均收入有此水平已不低了。

所以能看到在长三角内能农村发展更好的主要还是集中在江浙沪核心区域的,相对外围的浙江南部、江苏北部都要偏弱一点,尤其是苏北地区整体还是偏低,盐城与徐州虽然进入了25强但排位倒数,另外三个苏北城市无缘上榜。

当然江苏省的农村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在全国还是前列的,也就仅次于浙江省而已,更是绝非安徽省可比,后者在长三角内还是很式微哦,农村发展状况相较江浙沪有着非常显著的差距。不仅安徽省只有3城能入围25强,而且最高的马鞍山农村居民收入还不到3.5万元/年,这相较江浙沪核心区域距离实在是有点大的。

所以说长三角农村整体发展水平高,但内部还是有落差的,相对偏弱的农村地区还是要加强产业多元、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提升,这样才能加快农民收入增长,大家说是吧?

来看下表对长三角农村人均收入25强的详列:

0 阅读:0

好山好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