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车》2025上海车展原创新车报道:2025上海车展,一汽-大众携多款重磅新车以及家族全新旗舰级产品成为了用户关注的焦点。本次车展一汽-大众除了带来已经上市的全新探岳L、新一代迈腾、速腾、全新高尔夫GTI以外,还集合了全新揽境等新车型,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围观。
早在今年2月底,一汽-大众全新揽境便迎来了SOP首台整车下线,而在本届2025上海车展迎来了首发亮相,新车的重要变化在于引入第五代EA888发动机,同时在外观层面迎来了全面焕新升级。
▲ 全新揽境,就是要“炸场”
4月23日,2025上海车展一汽-大众展台的聚光灯下,全新揽境注定成为了焦点……
作为一汽-大众的基本盘,在电动化浪潮之中,一汽-大众从未放弃燃油车市场的布局,通过智能化赋予传统动力新的生命力。以全新一汽-大众揽境为例,新车搭载了第五代EA888发动机在提升动力的同时,油耗降低12%,而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与焕新设计的智能座舱,更是将整车产品力再度升级,打破了“燃油车保守”的刻板印象。
具体来看,全新揽境采用全新的前脸设计,其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致敬ID.系列中网,下半部分则启用了全新大嘴式中网设计,两侧还预留了大尺寸进气口;尾部的全新改进首先就是“450TSI”的标识,而横贯式尾灯灯腔内部也有全新变化,另外后包围镀铬装饰条的加入也很吸睛,让整个尾部的视觉比例呈现的更加敦实。
内饰部分,全新揽境启用了家族全新内饰设计,中控台上方配备了液晶仪表+中控屏+副驾屏,同时内置了全新车机系统,智能化交互体验相比现款车型的确更好了,并支持CarPlay、CarLife、HiCar手机互联等。
全新揽境也会搭载IQ.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这套解决方案的核心还是借力大疆。而且与市面上众多新能源采用的“激光雷达+高算力”方案不同,该系统是惯导双目方案。
IQ.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实际上可以归为纯视觉类方案,不过与特斯拉的方案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大疆这套智驾系统是基于视觉差成像原理,进而能让搭载这套方案的大众车型,有着像人眼一样的感知交通环境以及识别障碍物的能力,最终才能够实现0-130km/h范围内的L2++级驾驶辅助功能。
更为关键的是,像全新揽境、全新探岳L虽然都是油车,但平台在电气化层面的努力来说,感知上和一台新能源车几乎没什么区别,但关键是大疆这套系统成本远低于市面上的其他方案,优势很显著。
至于动力部分,全新揽境将会提供380TSI和450TSI车型,全部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中后者搭载了第五代EA888发动机,最大功率272马力(200kW),最大扭矩400牛·米,油耗更低、加速更快。
此次,全新Evo5上了五项关键技术,包含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TG)、500bar超高压燃油系统、全工况最佳油气比、全工况米勒循环以及“紧耦合”排气净化装置。
根据此前规划,一汽-大众除了推出全新揽境以外,还将陆续推出全新一代速腾、全新揽巡等车型,同时将在2025下半年开启智驾2.0,实现端到端大模型上车,覆盖全国 100% 高速路段和 95% 城市路段,保证燃油车的智驾平权。
全新揽境的推出,算是一汽-大众品牌持续推进品牌向上、油电共进、油电双智战略的关键一环。新车既延续了燃油车的性能优势,又通过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实现差异化竞争。这种企业转型策略,既规避了激进转型的风险,又为未来全面电气化积累了用户基础和口碑。
▲ 智能电动时代的“大众标准”
从旗舰SUV揽境的磅礴气场到ID.家族的电动锋芒,从燃油时代的精工典范到新能源赛道的创新探索,每道车辙都镌刻着对未来出行的深度洞察。在电动浪潮与传统动力的交汇点上,一汽-大众正以智能化重构传统动力价值。
新能源战场则见证着更深刻的变革。CMP模块化平台迎来了全球首秀,标志着品牌向新能源核心技术攻坚阶段迈进。这个植根中国土壤的专属平台,以空间利用率、全场景智能交互和精准成本控制,重构了本土化研发的底层逻辑,将加速一汽-大众智能电动转型升级。
经由CMP平台打造的概念车,也在2025上海车展迎来了首发亮相,这款车型给大众品牌带来了全新产品思路的同时,也代表着一汽-大众新能源商品未来的造型设计方向。
根据大众汽车集团规划显示,以iD.家族为主导的纯电动车型产品,到2030年,大众计划在中国市场的ID.车型数量将达到16款,将在(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以及大众安徽)三个企业分别投放。
而从平台来看,大众汽车现有的平台主要依赖的还是MEB,今年一汽奥迪方面主打高端市场的PPC豪华燃油平台+PPE豪华纯电平台也将开始生产使用,而CMP则是大众专为中国本土市场开发的新型入门平台,不久后也要开始投入生产使用了。
CMP平台,主要面向的是A级入门车型市场,由于大众目前已经布局了ID.3和ID.4等A级产品,所以CMP平台的产品势必会比上述两款车型,要更加亲民,在车价维度也会更有优势。
具体来说,CMP平台应用之后,可使研发周期缩短30%,同时采用中国本土供应链,这就意味着应用到国内成熟的汽车供应链体系,无疑推动了整车制造成本上的下降,未来CMP平台的产品车价也会跟着降低,大众汽车的目标,是比当前的MEB平台成本下降40%,这样看来在CMP平台上应该能够实现了。
此前,大众官方已经确认CMP平台的首款产品,将于2026年上市,旗下车型将采用前轮驱动、全新电驱系统以及全新动力电池等等,据说或会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这直接说明它会比现有ID.系列更便宜,主打的可能会是10万级以下市场。
此外,备受瞩目的全自研智慧座舱也将迎来全球首秀,这背后正是一汽-大众本土化研发实力的集中体现。这套凝聚创新基因的智能交互平台深度融汇品牌在中国市场积累的前沿技术底蕴,不仅以突破性的人机交互体验重新定义智能座舱标准,更昭示着大众品牌在智能驾驶辅助与数字化生态构建领域的战略布局。
在深化战略协作的背景下,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于德国达成的里程碑式合作协议,为一汽-大众注入了更强劲的产品规划动能。通过强化本土化车型研发主导权,企业得以精准捕捉中国用户的核心需求,构建起覆盖多元细分市场的产品矩阵。
此次技术成果的展示不仅彰显出企业对智能化浪潮的前瞻洞察,更预示着一汽-大众重塑行业标杆地位的战略转折点,未来将推出更多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我有车》总结: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在油车和电车市场的双重发力,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更为其迈向2000万辆里程碑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在智能电动化浪潮中,这家合资巨头既保持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又坚守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用扎实的技术沉淀与用户价值重构,持续定义着新时代的"大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