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顶级航空专家,放弃一切回到中国,其祖父是我国开国元勋

PuPu噗噗 2025-04-21 15:45:28

2003年的时候,有个俄罗斯朋友跑到咱们中国大使馆去申请签证了。

不过,当交接的人看到他递过来的那些文件时,脸上写满了惊讶。

结果是这样的:说起来挺有意思,那个俄罗斯小伙子交上来的资料里,在亲属关系那一块,竟然写着他爷爷是刘少奇。

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琢磨着可能是名字重了,但那位俄罗斯人特别肯定,一口咬定他就是开国大将刘少奇的长孙。他还从兜里掏出了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来证明。

照片里头,刘少奇正搂着一个大概五岁的小孩,亲昵地亲着他。而这个小孩,就是站在我们面前的这位俄罗斯人,他的名字叫阿列克谢·克里莫维奇·费多托夫。

你们肯定也感到惊讶,但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刘少奇的长孙怎么会在四五十年后突然冒出来?这背后到底藏着啥故事呢?

这篇文章里的信息都是来自澎湃新闻,时间是2015年9月3日。为了让大家读起来更顺畅,可能对一些细节做了点加工,所以啊,看的时候得动动脑子,别太当真,就当个参考!

【刘少奇的发妻】

聊聊刘维宁,也就是阿列克谢的中文名字背后的故事,得从他爷爷刘少奇那会儿讲起。刘维宁的家族历史,得追溯到他爷爷刘少奇那里。刘少奇,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的故事影响了后代不少人,包括刘维宁。虽然具体细节咱不多说,但刘维宁的成长和经历,无疑受到了他爷爷那一辈人的深刻影响。所以说,要想了解刘维宁,还得从他爷爷刘少奇开始聊起。

刘少奇,他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同志,更是新中国的重要创立者之一,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初创时期的头一批领导人。

说到刘少奇的感情故事,他的革命路上有个重要的伴侣,那就是王光美,大家对她都挺了解的。

刘少奇在1948年和王光美结婚前,其实已经历过几段婚姻大事。要说最早的那位,就是刘维宁的奶奶,她的名字叫何宝珍,也是刘少奇早期的革命伙伴。

何宝珍1902年在湖南一个穷困家庭里呱呱坠地,那时候,因为家里太穷,她是贫农出身,所以爸妈就把她送到地主家去干活了。

好在何宝珍找了份挺好的活儿,给地主家的小姐做使唤丫头。因为得陪着小姐一块儿去私塾,何宝珍也跟着沾了光,得到了学习的机会。

渐渐地,何宝珍的才智显露头角,她的学业成绩竟然超过了地主家的千金。有个亲戚看不下去了,觉得何宝珍不能被这样耽误,就掏钱支持她去念书。

1918年那会儿,何宝珍成功进入了衡阳的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

就是在这儿,何宝珍碰到了像《新青年》这样的好多先进思想读物,还接触到了那会儿最尖端的理念,那就是共产主义。

1919年那会儿,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何宝珍肯定是二话不说就加入了。她不光积极,还张罗了好多学生活动,甚至上台演话剧、做演讲啥的。可以说,在那段历史的关键时刻,她可是出了大力气的。

1923年的时候,何宝珍正式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何宝珍是五四运动里头的积极分子,她碰见了毛泽东,还在他家住了段时间。

通过毛泽东的介绍,何宝珍和刘少奇相识了,他们一眼就看中了对方,在1924年,两人决定成为夫妻。

那时候,刘少奇和何宝珍虽然已经是两口子,但他们都在忙着搞革命,到处奔波忙碌。

后来,刘少奇和何宝珍夫妻俩陆陆续续生了三个娃,这三个小家伙都被送到不同的地方由别人帮忙照看。

1932年,刘少奇接到任务,要去苏区开展工作,何宝珍呢,就留在了上海没动。

可是,这一走,咱俩就再也见不着了。

1933年的时候,特务盯上了何宝珍,直接把她抓走扔进了牢房,关了起来。

本来敌人手里没捏住何宝珍的把柄,可巧的是,1934年有个女干部落网了,经过一通狠命的拷问,她熬不住把何宝珍给招供出来了。

后来,敌人连夜对何宝珍进行了审问,用了不少狠毒的刑罚,但何宝珍坚决不低头,最后在10月18日壮烈牺牲。

何宝珍牺牲那年,才三十二岁,当刘少奇在苏区得知这噩耗时,他悲痛万分,眼泪不停地往下掉。

那时候,刘维宁的老爸刘允斌才只是个十岁的孩子,正在湖南的老家上学呢,结果也没赶上见老妈最后一面。

【刘允斌的传奇人生】

1938年的时候,刘少奇把刘允斌接到了延安去上学,这样他俩就又能在一起了。

第二年,周恩来需要去莫斯科养病,刘少奇就趁这个机会,把儿子刘允斌和女儿刘爱琴一块儿带到了莫斯科,并且给他们在那里找好了住处,安顿妥当。

之后,刘少奇能专心致志地干革命了,刘允斌和他兄妹也开始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到了莫斯科,刘允斌有了机会进当地的小学念书。从那以后,他学习特别用功,最后,在1945年成功考上了莫斯科钢铁学院。

大学那会儿,刘允斌成了中国留学生同乡会的头儿,他还特别上心国内的革命事情,以及他老爸的近况。

到了1949年8月,就在新中国快要成立的时候,刘少奇悄悄去了趟苏联。这时候,他才和他儿子又见上面了。不过,这次见面时间很短,刘少奇办完事就赶紧回国了。

刘允斌心里明白,现在国家跟苏联走得特别近,那时候国内啥知识都缺。所以在1950年,他又去考了莫斯科大学化学系的研究生,就想一门心思钻研咱们国家急需的核放射技术。

那时候,刘允斌和俄罗斯的同学玛拉·费拉托娃感情有了结果,他们两个人正式结婚了。

过了两年,刘允斌和老婆先后迎来了他们的女儿和儿子。

那段时间,刘允斌过得特别开心。他和老婆关系好,儿女也都齐全,学业上也是一帆风顺,已经拿到了核物理的博士头衔,还当上了高级研究员。

这时候,老爸刘少奇写了封信来:

大家都盼着你早点回来呢。要是哪天你碰上个人小事儿和党的需要撞车了,我肯定你二话不说,肯定把自个儿的事儿放一边,先顾着党和国家的大局。

1957年10月,刘允斌做了个决定,他要回中国。但他老婆不想离开祖国,所以刘允斌只能先把个人感情放一边,自己一个人到了北京。

刘允斌回国后,进了原子能研究所的大门,一门心思扑在国家的核物理工作上,为国家出力。

1958年,玛拉·费拉托领着孩子去了趟北京,看望刘允斌。不过,他们没待多久,就又回俄罗斯了。

没想到,那次竟然是小刘维宁和老爸见的最后一回。

之后,中苏两边关系变得挺僵。到了1967年,刘允斌出于某些特别的情况,自己选择了卧在铁轨上结束了生命。

到了1978年,刘允斌的问题总算是得到了解决,他重新拿回了党员的身份和那些该得的荣誉。

不过,刘允斌在俄罗斯的妻儿这时候还一无所知,刘维宁也是直到1987年才晓得,原来他老爸已经走了二十多年了。

现在,刘维宁正埋头苦读,他打算把祖辈的辉煌继续发扬下去。

【刘维宁的传奇人生】

刘维宁小时候,只见过爷爷刘少奇一回,那是在1960年,刘少奇去苏联参加会议的时候碰的面。

那时候,刘维宁才五岁,啥都不懂。直到妈妈领他到一辆黑色轿车旁,从车里下来一位老人,他兴奋地跑过来抱自己,还亲了自己一下,刘维宁这才明白,原来这就是他的爷爷。

刘维宁把这张照片好好收着,这是他对爷爷为数不多的一点回忆。

之后,因为家里情况比较特殊,刘维宁很少说起自己的家庭背景。特别是当中苏之间关系变得紧张时,苏联那边还派了克格勃长时间盯着刘维宁和他的两个母亲。

之后,刘维宁踏上了勤奋学习的道路,凭借着聪明的头脑,他成功考入了莫斯科的航空学院。完成学业后,他被分配到了苏联的国家航天指挥中心,开始了新的工作生涯。

在刘维宁这漫长的日子里,外公和外婆一个接一个地走了,他身边的亲人也变得越来越少。

结果,刘维宁对远在他国的家人思念越来越重,但因为他干的这行比较特殊,想回到中国跟亲人相见真的挺难。

到了1998年,也就是刘少奇出生一百年的时候,中国这边给在俄罗斯生活的刘维宁发了张请柬,邀请他回来参加纪念活动。

真遗憾,刘维宁没收到那份邀请函,它被俄罗斯给拦截了,他们不答应放这位航空专家来中国。

刘维宁得知这事后气坏了,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把给告了,就想给自己要个说法。

琢磨了好久,刘维宁最终打算提早结束运动员生涯,这样他就能快点回到他心中的另一个家,中国。

2003年那会儿,刘维宁终于决定回国了,他拉上老婆,心急火燎地就往大使馆赶,这才有了前面说的那一出。

刘维宁一到中国,就见到了奶奶王光美,她可是之前费了好大劲在找自己呢。

王光美虽然不是刘维宁的亲生奶奶,但他们俩一直通过书信保持联系。因此,刘维宁对她一点也不觉得生疏,反而对这位奶奶感到特别亲近。

后来,刘维宁又一次启程去和家人见面,他回到了湖南宁乡的老家,见到了从未见过的姑姑刘爱琴。接着,他还去了爷爷和爸爸出生的地方,想在那里找到一些心灵上的安慰。

为了欢迎刘维宁,中方专门为他定制了一块手表赠予他,到现在,刘维宁都还戴着这块表。

【结语】

现在,刘维宁一家拿到了中国的长期居住许可,他们决定在广州安家落户了。

刘维宁挑上了外贸这行当,主打的市场就是俄罗斯。因为他在那边挺有分量,所以在推动中俄经济和文化的你来我往中,刘维宁可是出了不少力。

另外,他经常扮演牵线搭桥的角色,给俄罗斯使团和中国牵线,让他们互相访问,要么是中国这边接待俄罗斯使团,要么是安排他们去俄罗斯那边走走看看。

刘维宁的女儿,受他很大影响,选择了跟他相同的道路,努力推动中俄友谊不断向前。

0 阅读:73